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纯镁的细胞毒性和溶血率试验研究

高家诚 , 李龙川 , 王勇

功能材料

介绍了处理前后的纯镁细胞毒性和溶血率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与纯镁试样直接接触的细胞毒性实验中,纯镁没有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未经处理的纯镁试样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溶血现象.经过表面改性后,纯镁试样的溶血率在生物材料允许的<5%的范围之内.本阶段试验提示,经表面改性后的纯镁可能用作生物材料.

关键词: 纯镁 , 表面改性 , 细胞毒性 , 溶血率

羟丙基纤维素液晶的肝素化及其抗凝血性能研究

赵巨鹏 , 曾戎 , 赵剑豪 , 吴昊 , 张嘉晴 , 屠美 , 查振刚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8.020

羟丙基纤维素(HPC)经过辛酰化和丙烯酰化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辛酰化/丙烯酰化的羟丙基纤维素液晶材料(OPPC),然后利用Micheal 加成机理在其表面接枝肝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OPPC膜表面已实现肝素化改性,甲苯胺蓝法测得肝素接枝量为9.42μg/cm2;偏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肝素化后OPPC膜在室温下仍呈现胆甾型液晶织构;肝素化的 OPPC膜亲水性得到改善,而溶血率和血小板粘附实验证明肝素功能化的液晶膜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关键词: 液晶 , 肝素化 , 溶血率 , 血小板粘附

热-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改性镁的生物相容性

高家诚 , 乔丽英 , 王勇 , 辛仁龙 , 张敏

功能材料

用浸提液法和直接接触发法考察了热-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改性镁及镁钙合金的溶血率、成纤维细胞毒性、成骨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H值<10.61、Mg2+浓度<42mg/L时,纯镁浸提液的溶血率<5%.熟-自组装单分子膜改性镬和镁钙合金的耐蚀性提高,其溶血率<5%.成纤维细胞3cm2/ml浸提液稀释到1/3组毒性不符合要求,1/9和1/15组为1级,1/30组的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超过阴性对照组,提示低浓度镁浸提液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成骨细胞1cm2/10ml浸提液,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100%以上,细胞毒性为0级;3cm2/ml浸提液中,离子浓度超过382mg/L的1/3稀释组安全性不合格;Mg2+为202mg/L的1/6稀释组满足细胞毒性要求,Mg2+<156mg/L的1/9稀释组对成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成骨细胞与改性镁和镁钙合金直接接触6d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100%以上,未处理镁和镁钙合金增殖率随时间的延长有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 表面改性 , 生物相容性 , 溶血率 , 细胞毒性

医用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王宏刚 , 葛淑萍 , 邹兴政 , 尹铁英 , 兰华林 , 王英 , 李梦华 , 罗来龙 , 王贵学

功能材料

主要探讨不同含氮量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粘附的影响。通过溶血率和血小板粘附试验考察不同含氮量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通过MTT试验和细胞粘附试验考察不同含氮量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不同含氮量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溶血率都低于国家标准的5%,对血小板粘附的影响不显著;粘附在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表面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均多于钛合金材料,且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毒性试验表明,不同含氮量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对照组钛合金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关键词: 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 , 细胞毒性 , 溶血率 , 细胞粘附 , 血小板粘附

表面改性纯镁的细胞毒性和溶血率

高家诚 , 李龙川 , 王勇 , 乔丽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介绍了处理前后纯镁细胞毒性和溶血率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与纯镁试样直接接触的细胞毒性实验中,纯镁没有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未处理的纯镁试样出现了严重的溶血现象.经过热-有机表面改性后,纯镁试样的溶血率在生物材料允许的<5%的范围之内.本阶段试验提示,经表面改性后的纯镁可望用作生物材料.

关键词: 纯镁 , 表面改性 , 细胞毒性 , 溶血率

淀粉/PVA复合膜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

崔园园 , 周丰 , 冯超阳 , 黄锐 , 贺仲金 , 程莉萍 , 张志斌 , 周先礼

复合材料学报

在无化学处理的条件下制备出淀粉/聚乙烯醇(PVA)复合膜,进行了力学性能、溶胀度及红外光谱测试,并通过溶血试验、动态凝血试验、血小板消耗试验对复合膜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混改性把淀粉引入到PVA中,改善了力学性能和血液相容性.当PVA与淀粉的质量比为4:1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为13.73 MPa,抗拉应变率为43.07%,性能最佳.

关键词: PVA , 淀粉 , 动态凝血时间 , 溶血率 , 血小板消耗

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层耐蚀性与溶血率的影响

姚力夫 , 陈涛 , 徐颖 , 台运东 , 景凤娟 , 冷永祥 , 黄楠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11903/1002.6495.2015.028

在电解液中加入(NaPO3)6并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层,研究(NaPO3)6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层的影响.结果显示,微弧氧化层中含有MgO、Mg2SiO4、Mg3(PO4)2等物质;随(NaPO3)6浓度增加,微弧氧化层厚度增加,表面微孔孔径变大,当(NaPO3)6浓度达到7 g/L时,微弧氧化层截面出现较明显的微裂纹;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镁合金的耐蚀性明显高于基体的.当(NaPO3)6浓度为5gg/L时其耐蚀性最佳:镁合金基体溶血率为72.3%,在不同浓度(NaPO3)6下微弧氧化处理的镁合金溶血率均在1%~2.5%之间,溶血作用消除.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NaPO3)6 , 耐蚀性 , 溶血率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