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源倩
,
王国庆
,
米建萍
,
周颖
,
曾红燕
,
张朝武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1.024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LIFD)分析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新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枝杆菌hsp65基因的长度为439 bp的片段,该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EⅡ和HaeⅢ酶切后,分别用CE-LIFD装置和常规琼脂糖电泳(AGE)对比检测酶切片段.对PCR扩增片段的酶切样品的预处理和CE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8种分枝杆菌DNA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图.DNA片段相对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6%.结果表明,CE的分离效能明显高于AGE,是研究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更有效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限制性内切酶谱
,
分枝杆菌
毛红霞
,
黎源倩
,
裴晓方
,
何超
,
渠凌丽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4.005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 g/L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了3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多重PCR反应和毛细管筛分电泳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的多重PCR扩增产物,22 min内即可完成3种常见致病菌的毛细管电泳检测.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07%.与凝胶电泳法比较,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多种致病菌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毛细管电泳法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食源性致病菌
张月侠
,
宋茂勇
,
李涛
,
赛道建
,
汪海林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3.016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F对复合物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测定凝血酶浓度.探讨了盐离子种类及浓度对适配体与凝血酶结合的影响,并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凝血酶的亲和力降低,不利于两者的结合;人血清溶液中,凝血酶浓度在0.25~10 nmol/L 范围内与复合物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1),检出限(S/N=3)为55.6 pmol/L;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结果均能满足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凝血酶
,
适配体
,
血清
吴翊民
,
吴庆政
,
王晓春
,
谢增鸿
,
吴晓苹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247
一种新型的亲水作用毛细管电色谱(HI-CEC)整体柱被应用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pCEC-LIF)联用法对核黄素类物质的分离分析.采用自组装的pCEC-LIF系统,实现了对痕量核黄素(RF)、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快速分析.在最优的分离检测条件下,3种化合物在8.0 min内完全分离,RF、FMN和FAD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5.0×10~(-11) mol/L、8.0×10~(-10) mol/L 和2.5×10~(-9) mol/L,测定线性范围可达3个数量级,精密度良好.方法简便、全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和选择性高,血清样品分析实验结果良好,可望进一步应用于体液及细胞中核黄素类物质的痕量检测.
关键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
亲水作用
,
整体柱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核黄素类物质
,
血清
曹丽伟
,
梁丝柳
,
谭小芳
,
孟建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9007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和草甘膦的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将荧光衍生试剂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成功用于衍生上述3种化合物.最佳衍生条件:DTAF的浓度为1.0μmol/L,以50 mmol/L硼酸(pH 9.5)作为缓冲溶液,在30℃下反应40 min.以pH9.5的30 mmol/L硼酸缓冲溶液(含15 mmol/L Brij-35)作为电泳背景电解质,3种衍生物得到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草甘膦、草胺膦、氨甲基膦酸的检出限分别为3.21、6.14和1.99 ng/kg.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和土壤中除草剂及代谢物的测定,回收率为91.3% ~ 106.0%.该方法准确、灵敏,可满足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衍生
,
除草剂
,
土壤
,
水
郝颖
,
王荣
,
尹强
,
谢华
,
李文斌
,
贾正平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4045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寻找肿瘤相关特异蛋白质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考察毛细管动态涂层方法、筛分介质聚环氧乙烷(PEO)的浓度、缓冲液的pH值、分离电压、温度及荧光染料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分离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蛋白质的方法;通过分离检测,获得两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经分析,两者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达到0.8以上,差异蛋白质分子质量集中在50 000 ~100 000 Da之间,提示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可能是和肿瘤发生相关的特异蛋白质,从而缩小了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的筛选范围.病理组织学分型及蛋白质电泳峰数目的统计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蛋白质
,
差异性
,
胃癌组织
,
癌旁正常组织
刘翻
,
高方圆
,
唐涛
,
孙元社
,
李彤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9035
通过色谱条件和衍生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微量胺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亚精胺、腐胺和组胺,检出限达到10-10 moL/L数量级,且稳定性好.连续进样5次,3种生物胺保留时间的RSD(n=5)小于0.3%,峰面积的RSD(n=5)小于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99%~104.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3种生物胺的检测及7种茶叶茶水中胺类物质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水样中微量胺类物质的分析.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胺类物质
,
水样
张倩倩
,
张雪佩
,
张含智
,
康经武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4032
发展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CE)-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的多个细胞内源激酶的抑制剂平行筛选及选择性评价方法.CE高效的分离能力和LIF检测器的高选择性,使得同时测试多个胞内激酶的活性成为可能.共4种细胞系、3种特异性蛋白激酶底物肽、2种选择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和1种非选择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用于方法的建立.特异性底物肽与细胞裂解液混合后孵育,被其相应的激酶选择性地磷酸化,利用CE-LIF分离检测磷酸化产物和底物肽.同时测定一个抑制剂对几种蛋白激酶的抑制活性,用于评价抑制剂的选择性.与传统的单靶标筛选模式相比,这种基于细胞裂解液的多靶标筛选方法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加高效,且细胞裂解液作为一种廉价的激酶来源大大降低了筛选成本.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蛋白激酶抑制剂筛选
,
选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