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
,
洪芳军
,
郑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水为工质,在热管工况(真空减压条件)下对具有不同颗粒种类(电解粉和水雾粉)、颗粒直径和多孔芯厚度的铜粉颗粒烧结多孔芯进行了蒸发/沸腾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的上升,换热系数先上升后下降;在孔隙率一定的情况下,存在最优多孔芯厚度使得蒸发/沸腾换热性能最佳;当多孔芯厚度一定时,在热流密度不是很大时存在着最优孔隙率,但是当热流密度较大时,孔隙率越小的多孔芯的换热性能越好。本文还总结了蒸发/沸腾换热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颗粒烧结
,
多孔芯
,
蒸发/沸腾
,
热管
郭青
,
郭航
,
闫小克
,
叶芳
,
王雪娇
,
马重芳
工程热物理学报
良好的启动特性是热管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重力热管启动特性受倾角等因素影响较大.采用55%钾+45%钠配比的钠钾合金热管,实验研究了倾角对其启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倾角为0°,10°,20°,30°,40°及50°时的启动特性,并获得了外壁温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该热管启动特性良好,倾角的增加不仅使冷凝段温度上升更有利于热管的启动.
关键词:
热管
,
热虹吸管
,
钠
,
钾
,
壁温分布
王增义
,
刘中良
,
马重芳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将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应用于相变蓄热系统中,研制了一套热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采用石蜡作为蓄热材料,对其储、放能过程即内部石蜡的融化与凝固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储、放能过程中不同时刻换热器内石蜡的温度分布;改变供、取热流体参数,分析了供/取热流体的入口温度与流量对换热器储/放能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储、放能过程中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管在本换热器内极好地发挥了换热元件的作用,换热器运行状况良好,各项功能均能较好地实现.
关键词:
凝固
,
热管
,
融化
,
石蜡
,
相变蓄热
林唯耕
,
陈绍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目前笔记本计算机CPU在小空间内的高发热量趋势,提出采用毛细泵吸环路(CPL)取代传统热管,实现小空间内的更高效传热.传统大型CPL环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相当完备,但当尺寸缩小时会有许多新的问题产生.本文通过实验观察及理论分析,望能发展出适用未来电子产品高发热需求的微小化CPL环路.
关键词:
毛细泵环
,
热管
,
冷却
,
传热
阚伟民
,
章先涛
,
郑李坤
,
江浩庆
,
陈燕鸣
,
程婷
,
胡雪蛟
工程热物理学报
报导了一套可利用电厂冷凝热的海水淡化系统,系统类似一个打开的环路热管,毛细抽吸力是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该驱动力抽吸海水进入毛细芯中发生相变,推动产生的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成淡水,而不消耗额外电能.在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建立一套示范系统,利用#2汽机低温抽汽(约60℃)作为热源,现场条件产水能力为58.3 L/h,产水TDS含量为40.3 mg/L,水质超过饮用水标准.毛细芯中的弯液面可以自适应外界热源,在55~70℃间都能自适应正常运行.
关键词:
热管
,
毛细力
,
冷凝热
,
海水淡化
李廷贤
,
王如竹
,
王丽伟
,
陆紫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设计了一台以氯化钙/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和氨作为吸附工质对的多功能热管型吸附制冷机组,采用一种新型的基于二次回热的二级循环方式来降低驱动热源的温度梯度,吸附床的加热解吸、冷却吸附及回热过程均由无外加驱动力的多功能热管工作完成.研究结果表明:当解吸温度为103℃及冷却水温度为30℃时,回热型二级循环相对传统二级循环可显著提高机组的工作性能,制冷系数COP及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功率SCP提高幅度均在23%以上;相对单级循环,二级吸附循环的最大优点在于能有效利用更低品位的余热和可再生能源作为驱动热源进行制冷,吸附制冷技术在低温热源场合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二级吸附制冷
,
热管
,
复合吸附剂
,
回热
勾昱君
,
刘中良
工程热物理学报
研发了一系列将发光二极管(LED)散热与热管传热相结合的用于大功率LED冷却的热管散热器,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热管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能将节点温度控制在70℃以下,满足了大功率LED对结点温度的控制要求;实验结果还表明,翅片结构不同,换热器散热能力明显不同,所研发系列异形翅片热管换热器的散热能力明显高于目前常用的普通矩形翅片热管换热器,其中以外翻形翅片热管换热器散热能力最好;还研究了热管换热器工作倾角对其散热能力的影响,并给出了热管排布数量、翅片材质及结构对换热器散热性能、换热装置体积、成本及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热管
,
冷却系统
,
翅片结构
,
工作倾角
蔡辉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热管喷射式制冷系统.其中热管吸液芯分别采用普通不锈钢丝和反向槽道毛细结构,分析其工作性能.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系统COP值,选择四种适合热管工作的工质进行计算,分析它们在采用前述两种吸液芯时的工作情况.研究表明由于反向槽道毛细结构可使工质流动压降更低,增强传热,当系统发生温度为70℃左右时,该系统具有更好的运行性能.而且此系统可有效利用太阳能,该系统若能与建筑复合,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吸液芯
,
热管
,
喷射
,
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