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轧卷表面缺陷影响因素研究

唐德池 , 季晨曦 , 肖宝亮 , 张宏艳 , 王宝动 , 王胜东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60019

通过对成品钢水N含量、是否采用倒角结晶器、连铸拉速以及吹氩量等参数与热轧卷表面卷渣、气泡及翘皮等表面缺陷的数据统计规律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当成品钢水N质量分数大于4×10-5时,卷渣、翘皮及气泡发生率呈明显增加趋势;采用倒角结晶器后,前述缺陷的发生率为0.95%,低于未采用倒角结晶器时的1.39%;随吹氩量增加,前述缺陷发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规律,当吹氩量在6.1~7.0 L/min范围时,缺陷发生率达最高值1.65%,在吹氩量大于9 L/min时,缺陷发生率迅速降至0.5%以下;随连铸拉速增加,卷渣、翘皮及气泡发生率总体呈增加趋势,拉速在1.0~1.1 m/min范围时,缺陷发生率最低,仅为0.62%,其次是拉速在1.25~1.3 m/min范围时,发生率为1.08%,拉速大于1.35 m/min时,发生率明显增加.

关键词: 热轧卷 , 连铸 , 卷渣 , 翘皮 , 气泡

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分析

刘延强 , 杨敬铭 , 单伟 , 罗磊 , 张丙龙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2

为了研究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对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缺陷在钢卷断面方向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和钢液中的夹杂物是导致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缺陷分布与断面宽度有关.在研究线状缺陷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取钢包顶渣改质、控制钢包镇静时间、优化保护渣性能和水口结构、火焰清理、优化氩气吹气量等控制措施,同时改进相关的工艺条件,使该类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率由0.63%降至0.30%以下.

关键词: 线状缺陷 , 卷渣 , 保护渣 , 夹杂物 , 热轧卷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