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锁磷剂及覆盖技术对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

李静 , 朱广伟 , 张晓松 , 许海 , 杨桂军 , 朱梦圆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61609

为探索城郊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技术,选择无锡市城郊河道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采集底泥原状泥柱,进行锁磷剂和黄沙覆盖控磷技术处理,室内培养3周,测定磷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中磷的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的底泥磷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767、0?383、0?317、0?672、0?370、0?027、0?458μg P·m-2·d-1.除二期修复区外,所有河段的水体磷含量及底泥释放量均较高,生态修复时有必要进行底泥磷释放控制,其中农田区及工业区底泥污染最重,磷的释放速率也最高.锁磷剂和黄沙覆盖对所有河段底泥的磷释放均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锁磷剂的控制效率在81.25%—100%之间,黄沙的控制效率在62.50%—93.24%之间;对于农田区、农田支流区、一期修复区及一期修复支流区河段,黄沙和锁磷剂均能有效将底泥磷释放控制到较低水平,满足河道磷控制的目标,但对于工业区和生活区河段,只有锁磷剂能够达到控制目标,黄沙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在太湖流域的城郊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中,锁磷剂和黄沙均可作为底泥磷控制材料使用,黄沙在部分类型水体可以替代锁磷剂,而锁磷剂的效果稳定,作用持久,操作简便,是相对更好的底泥控磷材料.

关键词: 长广溪 , 内源释放 , 锁磷剂 , 底泥覆盖技术 , 生态修复

烂泥沟金矿区紫茎泽兰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及生态修复分析

李冰 , 张朝晖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8.013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对目前亚洲最大的卡林型金矿--贵州烂泥沟金矿区的紫茎泽兰及其基质中的Au,Cu,Zn,Pb,Cd,Cr,Co,As,Hg 9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针对紫茎泽兰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和土壤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土壤中As高达666.021mg/kg,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40mg/kg的16.65倍;Hg高达4.206mg/kg,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1.5mg/kg的2.8倍,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另外,紫茎泽兰根、茎、叶对Cr的富集系数分别是:3.286,9.532,8.191,转运系数为2.7,远大于1;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95,1.66,3.73,转运系数0.91,接近于1;对其他重金属元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因此,紫茎泽兰可以作为矿区生态修复与重建的一种先锋植物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紫茎泽兰 , 重金属 , 生物富集 , 生态修复 , 烂泥沟金矿

南运河生态修复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王乙震 , 周绪申 , 林超 , 张宇 , 韩朝光 , 张淼 , Brigitte Vincon-Leite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2.2015090301

通过向水体投加高效微生物净水剂和生物复合酶生态修复南运河受污染水体.为研究南运河生态修复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OPPs)污染特征,监测了南运河及生态修复试验河道水体中15种OCPs、17种PAHs和18种OPPs的含量.结果表明,南运河水体及试验河道表层水体中共检测出3种六六六类(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污染物,分别是α-六氯环己烷(α-HCH)、β-六氯环己烷(β-HCH)和林丹(γ-HCH),OCPs总量变化范围是1.11-1.78 ng·L-1;共检测出萘(Naphthalene,Nap)、苊(Acenaphthene,AcP)、苊烯(Acenaphthylene,AcPy)等11种PAHs,PAHs总量变化范围是52.76-60.28 ng·L-1;共检测出3种OPPs,分别是甲胺磷(Methamidophos,MTP)、敌敌畏(Dichlorvos,DDVP)、和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IPM),OPPs总量变化范围是6.51-17.50 ng·L-1.微生物净水剂和生物复合酶的投加基本上不能降解水体中的OCPs和PAHs,而对水体中OPPs的降解有一定作用,降解率在19.6%-62.8%之间,平均降解率为35.2%.高效微生物净水剂和生物复合酶降解河道水体中持久性OCPs、PAHs和OPPs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技术对河流、湖泊有机污染物生态修复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修复 , 污染特征 , 有机氯农药 , 多环芳烃 , 有机磷农药 , 南运河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