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霞
,
谷南驹
,
马晓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恰当的成分设计,获得了具有较低马氏体相变温度及较宽相变滞后的Cu-Al-Mn-Nb形状记忆合金.用差热分析法(DSC)测得Cu-26.8Al-4.8Mn-1.0Nb(摩尔分数,%)合金在降温时马氏体相变最激烈的温度为-32℃;升温时奥氏体相变最激烈时的温度为68℃;相变滞后宽度达100℃.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合金的马氏体为2H型结构,宽滞后效应是由于合金进行马氏体相变时析出了点状富铌颗粒从而松驰掉一部分弹性应变能而产生的.该合金在表面应变为4%时,弯曲变形试样的形状回复率达93%以上,在室温下时效2个月后,其形状回复率没有发生明显恶化.室温下其抗拉强度约为550 MPa,屈服强度约为380 MPa,塑性延伸率约为7%.
关键词:
Cu-Al-Mn-Nb
,
形状记忆合金
,
相变滞后
,
记忆效应
,
力学性能
董桂霞
,
马晓丽
材料导报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u-13.5Al-2.5Mn-1.36Zn合金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亚结构与常见的18R及2H马氏体中的堆垛层错及孪晶条纹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合金的马氏体变体中,可至少观察到两种面缺陷以相近的密度分布,合金中各变体以多种形式进行协作,不同变体的内部亚结构相差很大,且有些变体在界面处以相当牢固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上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该合金的高逆相变温度及宽相变滞后有关.
关键词:
Cu-13.5Al-2.5Mn-1.36Zn合金
,
相变温度
,
相变滞后
,
晶体结构分析
赵新清
,
王二敏
,
赵伟彪
,
赵振业
,
韩雅芳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0.02.002
形状记忆合金经适当温度下的塑性变形可以有效地提高马氏体的稳定性,从而使相变滞后得以大幅度提高.本文根据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并结合相关的实验结果,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弛豫和相变滞后的关系.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产生的位错以及变形的第二相颗粒对逆马氏体相变温度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塑性变形导致应变能释放才是形变提高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滞后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马氏体相变
,
弹性应变能
,
相变滞后
高智勇
,
蔡伟
,
赵连城
,
王文洪
,
吴光恒
,
詹文山
,
沈保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形变对Ni-Mn-Ga合金马氏体相变及其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应用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适当塑性变形后马氏体相变滞后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微观本质.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几乎保持不变,而其逆相变温度则迅速升高,塑性应变导致储存在界面处的弹性应变能的释放是塑性变形提高合金相变滞后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Ni-Mn-Ga合金
,
马氏体相变
,
相变滞后
,
弹性应变能
刘晓鹏
,
曹名洲
,
孟长功
,
杨大智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1.05.012
用电阻法研究了预应变对Ti51Ni49(原子分数)薄膜相变温度及相变热滞后的影响,结果表明;TiNi薄膜马氏体态预变形后,第一次逆相变开始温度Adg随预应变量的增大而升高,而第一次马氏体相变温度Ms和第二次逆相变开始温度As的变化与预应变量(εd)相关:当εd<5%时,Ms和As几乎保持预变形前的温度值,而当εd>5%时,Ms和As随εd的增大而升高;预应变后TiNi薄膜的相变热滞(Adg-Ms)也随εd的增加而增大,但当εd>5%时,其值开始减小预变形引起Ti51Ni49薄膜的相变温度和热滞的变化与弹性应变能的变化及位错有关.
关键词:
TiNi薄膜
,
预应变
,
相变温度
,
相变滞后
李周
,
汪明朴
,
徐根应
,
程建奕
,
张炳力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3.01.014
利用拉伸实验、电阻-温度曲线测量、X射线衍射、金相与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Cu-18.4Al-8.7Mn-3.4Zn-0.1Zr(原子分数,%)合金应力诱发马氏体的稳定性与可逆性.结果表明:在Ms以上变形,实验合金发生应力诱发β1→M18R转变,但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很难进行完全,当变形量高达7.5%时,仍存在未发生应力诱发转变的母相应力诱发马氏体的稳定性和可逆性与变形量大小有关,合金经大变形量变形后,即使在250℃油浴中回复,仍存在未发生逆变的应力诱发马氏体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经适量变形的应力诱发马氏体具有很高的可逆性和稳定性,实验合金在Ms以上10-50℃温度范围内变形6.5%-9.0%时,相变滞后宽度可达90℃以上,记忆应变>3.5%.
关键词:
铜基记忆合金
,
应力诱发马氏体
,
相变滞后
,
可逆性
杨亚卓
,
赵新青
,
孟令杰
,
杨尚林
,
徐惠彬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6.013
系统研究了低Nb含量(原子分数为4.5%)的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态和相变特征以及预变形对相变滞后的影响.结果表明,Ni/Ti比的微小变化对合金的微观组织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合金的相变特征.低Nb含量的Ni-Ti-Nb形状记忆合金仍然具有宽滞后效应.研究了在相同温度下分别处于马氏体和奥氏体状态时低Nb合金的变形行为,并结合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动力学作了相关解释.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Ni-Ti-Nb
,
马氏体
,
相变滞后
徐惠彬
,
谭树松
金属学报
用Landau-Devonshire自由能理论可描述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行为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温度上升,滞后环位置提高,滞后面积减小;到达临界温度T_c后,滞后全部消失。可是对CuZnAl单晶系统测定结果显示:滞后环位置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滞后面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却基本不变。对滞后环内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指出,滞后大小取决于应力诱发马氏体量的多少,马氏体量越多,则滞后面积越大。
关键词:
应力诱发马氏体
,
hysteresis
,
free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