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复合材料结构受横向载荷作用的强度问题

黄争鸣 , 张若京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2.028

众所周知,各向同性材料结构的极限分析与设计只需一个应力强度条件(如采用第一或者第四强度理论).但是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问题要复杂得多.本文中提出除了一个应力强度条件之外,还须补充一个临界变形条件或者称为临界刚度条件才可以确定复合材料结构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极限破坏状态的观点.对本文作者近期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了介绍,尤其侧重介绍如何确定复合材料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并指出复合材料结构受有横向载荷作用的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横向载荷 , 破坏 , 强度条件 , 形变条件 , 极限设计 , 最大承载能力

氧化铝陶瓷在高压高率条件下动态特性

唐录成 , 刘占芳 , 常敬臻 , 李建鹏

功能材料

按照平面冲击波设计原则,设计并完成了氧化铝陶瓷在一维应变条件下冲击压缩实验,通过VISAR测试得到了样品自由面质点速度历程.采用理论方法对陶瓷样品的冲击压力和压力脉冲作用时间进行了预估,实验的冲击压力水平为6.87~7.25GPa,应变率范围为0.43×104~2.93×104/s.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判读,获得了材料的Hugoniot弹性极限,分析讨论了高压高率状态下陶瓷的动态强度和破坏特性.

关键词: 动态强度 , 氧化铝陶瓷 , 破坏 , 二次压缩 , Hugoniot弹性极限

两相烧结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与组成的依存关系

江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z1.054

为了对梯度功能材料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笔者以Mo/SZ系为代表在全组成范围内详细讨论了两相烧结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和变形、破坏特性与复合组织的依存关系.从而得知此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率、变形及破坏举动等特性不仅与组成有关,而且强烈依存于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

关键词: 烧结复合材料 , 热传导率 , 变形 , 破坏 , 小型冲压试验法

同轴单搭接接头破坏过程研究

郑小玲 , 赵美蓉 , 游敏 , 李智 , 朱定锋

材料导报

在实验所得结果之基础上研究了预偏角对单搭接胶接接头破坏机制的影响,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型得到了不同裂纹长度时接头整体和胶层中心等效应力沿裂纹尖端的分布,并研究了外载大小、裂纹长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轴接头和标准接头的破坏均从胶层界面开始,但同轴接头以形成较多小裂纹为主,而标准接头中裂纹沿着胶层向中部扩展,最终导致破坏;随裂纹长度的增加,接头上等效应力渐增,胶层中心峰值应力也增大,裂纹尖端的应力远高于其他部位;当裂纹扩展到临界尺寸时,接头会迅速破坏.

关键词: 破坏 , 同轴接头 , 有限元 , 应力分布

缠绕角度对碳/环氧厚壁管件轴压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彭超义 , 菊苏 , 曾竟成 , 杜刚 , 肖加余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1.008

采用缠绕工艺制备了20°、30°和40°三种缠绕角度的碳/环氧厚壁管件,通过轴压实验研究了缠绕角度对厚壁管件的轴压模量和轴压强度的影响,并对轴压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实验测得轴向模量值比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偏小,破坏模式为纤维层向外崩裂破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

关键词: 缠绕 , 轴压 , 模量 , 强度 , 破坏

中心圆孔薄板试样局部损伤破坏试验与数值分析

余海东 , 张克实 , 郭运强 , 张光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01.006

对含圆孔的16MnNb矩形薄板试样进行拉伸破坏试验,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断口形貌和断口破坏方式;采用含孔洞材料本构模型,结合有限元数值方法对试样的细观孔洞演化过程和材料微观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中由于形成的微孔洞在圆孔周围最小横截面上和拉伸后形成的剪切带区域较大,所以微孔洞长大速度最快位置在圆孔周围局部颈缩区域,最后试样在该处起裂,并沿着最小横截面扩展,在裂纹前缘形成两条明显的剪切带,剪切带上试样发生颈缩.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

关键词: 损伤 , 断口 , 微孔洞体积分数 , 破坏

环氧树脂耐电子辐照性能

刘瑞霞 , 赵晓娟 , 尚呈元 , 黄伟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2.016

研究了电子辐照对几种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的环氧树脂造成的破坏效应.结果表明:在1.4 MeV电子辐照时,环氧树脂会变色、失重、开裂,同时力学性能下降.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对氨基苯酚三缩水甘油环氧树脂(TGPAP),DGEBA/TGDDM和DGEBA/TGPAP共混物均能承受106 Gy的吸收剂量.而DGEBA/TGPAP共混物,能承受107 Gy的吸收剂量.环氧树脂抗辐照性能的次序为DGEBA/TGPAP> DGEBA/TGDDM >TGPAP≈TGDDM>DGEBA.环氧树脂经电子辐照后压缩模量增加,表明在辐照效应中交联机理占主导,DMA和DSC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电子辐照 , 破坏 , 压缩强度 , 交联

RPU破坏及增强机理的细观分析

王伟力 , 李善高 , 钱七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对合成的纯的和增强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进行的细观分析,探讨了泡孔的破坏形式和增强相的作用.泡沫体的细观行为表现为:泡壁的弯曲、压缩、拉伸到屈曲、碎裂和拉断、纤维的拔出等;短切玻璃纤维与玻璃微珠增强机理不一样,前者是对泡沫体增强,玻璃纤维的高强特性难以充分发挥,后者是对基体增强.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 破坏 , 增强 , 玻璃纤维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压缩破坏分析

严实 , 李冬华 , 泮世东 , 冯吉才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2.005

基于声发射(AE)技术研究了不同编织角度的三维四向炭/环氧编织复合材料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分析了累积声发射能量,事件率,幅值和波形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峰值频率.同时,结合载荷-位移曲线,把破坏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来深入理解编织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用光学显微镜观测试件的破坏表面.结果表明AE参数能很好地描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破坏过程,而且破坏机理也可用AE特性来识别.

关键词: 三维四向 , 编织复合材料 , 压缩 , 破坏 , 声发射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缩破坏研究进展

王丹勇 , 陈以蔚 , 李树虎 , 秦贞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综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缩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同时对目前公开发表的几种预测复合材料压缩破坏强度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最后,对今后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压缩 , 破坏 , 预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