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氢驱动化学反应制备Li7Al3Si4合金及其电化学性能

燕平 , 刘永锋 , 马瑞军 , 杨亚雄 , 高明霞 , 潘洪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5.05.003

采用氢驱动的化学反应法制备Li7 Al3 Si4三元合金,研究了高能球磨对其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放氢后的产物主要包含Li7 Al3 Si4和LiAlSi及微量Si.在550~650℃的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样品的放氢量有所增加,但颗粒尺寸也有所增大.电化学研究表明,600℃放氢样品的最大放电和充电容量分别为996和845mAh/g,相应的库伦效率为~85%,3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约为50%.高能球磨改变了样品的颗粒形貌和相组成,从而改善了其循环稳定性能.12h球磨的样品的最大放电容量约为968mAh/g,3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约为58%.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硅合金 , Li-Al-Si , 氢驱动化学反应 , 高能球磨

硅与氮化钛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吸放锂性能研究

王忠 , 田文怀 , 李星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方法合成了硅与氮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TEM等手段研究了其微观结构.结果显示,得到的纳米颗粒由Si和TiN以及部分Cu0.1Si1.9Ti组成,其形状为球形,颗粒尺寸大多分布在10~50 nm之间.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在锂的嵌入硅镍纳米颗粒的过程中,Si充当活性中心,而其中的TiN和Cu0.1Si1.9Ti作为惰性成分,不与Li反应,充当缓冲基体及导电剂的作用.当电流密度为150 mA·g-1时,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最好,首次可逆容量为737 mAh·g-1,20次循环后容量仍为542 mAh·g-1.在0.05~0.8V的电位区间的循环稳定性是最好的.

关键词: 纳米材料 , 硅合金 ,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