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洪伟
,
薛向欣
,
姜涛
,
杨合
,
刘然
钢铁
采用工业生态学的AT&T矩阵系统评价方法,对硼铁矿湿法分离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研究并与火法分离过程进行对比.对AT&T矩阵系统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即指明了环境累积因子r及r'的存在,结合硼铁矿分离过程,提出过程综合指数N,进行了AT&T矩阵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湿法与火法对于积极构建基于硼铁矿分离过程FLCA的工业生态园都是减缓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压力的有力措施.针对目前硼铁矿属于"呆矿"范畴以及涉铀问题,认为后者更具优势.但也同时指出工业生态园建设进程中更应注意湿法与火法为技术主体地位的相异及适时推进性.
关键词:
硼铁矿
,
火法分离
,
湿法分离
,
环境影响评价
,
工业生态园
钱洪伟
,
薛向欣
钢铁
采用AT<矩阵系统评价方法研究了硼铁矿火法分离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状况.通过分析硼铁矿火法分离过程的资源化表征,改进并完善了AT&T矩阵系统评价对象,即提出硼铁矿火法分离过程PLCA、TLCA、FLCA,分别进行了 AT&T矩阵评价,并提出了系列改进建议;同时勾勒出了因子(阶段)-环境效应图例.研究结果表明,硼铁矿火法分离过程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体现了以硼为主,多种元素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思路;积极构建基于硼铁矿火法分离过程FLCA的工业生态园是减缓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压力的有力措施之一,但也指出了在工业生态园建设进程中应注意决策选择所肇始的区域经济与行业环保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关键词:
硼铁矿
,
环境管理
,
环境影响评价
,
牛命周期评价
刘然
,
薛向欣
,
刘欣
,
王东山
,
查峰
,
黄大威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6.025
分析了我国硼矿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着重阐述了硼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及现状.介绍了硼及其化合物冶金、陶瓷、高新材料、农业等领域对硼及其硼材料的利用情况.并指出,开发和利用硼铁矿资源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硼矿资源
,
硼铁矿
,
硼及其硼材料
,
应用现状
刘然
,
薛向欣
,
黄大威
钢铁
利用DTA-TG、恒温TG和XRD测试方法研究了硼铁矿氧化焙烧过程中的相变和失重率.实验表明,硼铁矿在氧化焙烧的过程中,低温时(<700 ℃)矿石中的磁铁矿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赤铁矿,蛇纹石分解生成镁橄榄石.硼镁石在700 ℃左右分解脱掉结构水形成遂安石,硼镁石的分解是造成硼铁矿大量失重的主要原因.通过XRD分析可知矿石中的镁铁矿相、硼铁矿相为最稳定相,在硼铁矿原矿焙烧过程中不发生相变.为硼铁矿烧结-冶炼工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硼铁矿
,
氧化焙烧
,
相变
,
失重
王广
,
薛庆国
,
王静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16-X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a2CO3对硼铁矿含碳球团还原熔分行为、脱硫率以及熔分富硼渣性能的影响.Na2CO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硼铁矿含碳球团的还原速率.随着Na2CO3配比的增加,含碳球团的熔分效果逐渐变差,主要原因在于Na2CO3会显著提高富硼渣的熔点,导致球团难以熔分.当球团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6%时,珠铁中的硫含量(质量分数)逐渐从0.27%降低至0.084%.与此同时,缓冷富硼渣的萃取率从86.46%降低至59.52%.实验结果表明,Na2CO3的加入会对硼铁矿含碳球团的熔分效果和富硼渣中硼的提取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硼铁矿
,
含碳球团
,
还原熔分
,
脱硫
,
富硼渣
,
提硼
刘然
,
薛向欣
,
黄大威
钢铁研究学报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碳热还原硼铁矿过程中硼的还原挥发过程,绘制出了B-C-O优势区图.结果表明,硼铁矿中硼的失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400~1450℃时很快达到最大值,最大失重率为37.9%.B2O3主要是以B2 02的形式挥发,随炉气挥发出的B2O2在炉管上部又重新生成B2O3,和镁、硅的挥发物一起在炉管口形成白色的粉末附着在炉管壁上.由于铁的存在,另一部分硼和铁在过量碳的条件下形成了Fe-B合金,以FeB、 Fe2B等形式稳定存在于试样中.
关键词:
硼铁矿
,
碳热还原
,
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