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u/α-Fe2O3催化剂存贮失活环境因素及机理分析

尉继英 , 范桂芳 , 江锋 , 张振中 , 张兰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618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O低温氧化催化剂Au/α-Fe2O3,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在室温人气气氛下光线照射以及表面吸附等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催化剂存贮失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110℃干燥的Au/α-Fe2Os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Au3+和Auδ+(0≤δ≤1)物种,且前者催化CO氧化的活性更高;在窒温大气气氛下,紫外线照射会引起Au3+的还原和Au颗粒的生长,导致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此外,空气中的H2O和CO2可同时吸附存α-Fe2O3的表面,形成表面碳酸盐物种,会引起催化剂的可逆失活.

关键词: , 三氧化二铁 , 一氧化碳 , 氧化 , 室温大气气氛 , 存贮 , 失活 , 碳酸盐

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中甲酸盐的形成及其作用

林丹 , 赵会民 , 张小月 , 蓝冬雪 , 淳远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11243

将碱金属碳酸盐修饰的KX和NaY沸石用于催化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并结合甲醇吸附的红外光谱以及异丙醇和甲醇催化分解反应结果,剖析了甲酸盐的形成及其作用.结果表明,碱金属碳酸盐的负载能提高碱金属离子交换八面沸石的催化活性.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形成了不同数量的甲酸盐,尤其是K2CO3修饰的KX上;甲酸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与甲醇分解产物甲醛的反应,它的形成对催化剂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活性的影响较大,类似于碱金属硼酸盐的修饰,改善了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形成了更为有效的活性中心.

关键词: 八面沸石 , 甲苯 , 甲醇 , 侧链烷基化 , 碳酸盐 , 甲酸盐 , 红外光谱 , 活性位

沉淀方法对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前驱体及其性能的影响

林胜达 , 唐浩东 , 吕兆坡 , 刘采来 , 岑亚青 , 刘化章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325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CP)、两步沉淀法(TP)和分步沉淀法(FP)制备了Cu/ZnO/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结果发现,FP催化剂上甲醇收率比CP催化剂上高46.3%,比TP催化剂上高9.3%.采用X射线衍射、微分热重分析、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还原及N2O滴定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结果表明,FP催化剂前驱体中(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高活性物相较多,而(Cu,Zn)6Al2(OH)16CO3·4H2O物相较少,焙烧后形成了较多的CuO-ZnO固溶体,同时形成了较多的碳酸盐,因而催化活性更高.

关键词: 甲醇合成 , 沉淀方法 , , 氧化锌 , 氧化铝 , 分步沉淀 , 前驱体 , 碳酸盐

纳米金催化剂的存放失活

王东辉 , 董同欣 , 史喜成 , 郝郑平

催化学报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2.5%Au/ZnO催化剂,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X射线衍射、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研究了纳米金催化剂在空气中存放失活的机理. 结果表明,纳米金催化剂在空气中存放失活是部分可逆的. 纳米金催化剂的存放失活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纳米金粒子的长大,导致不可逆失活;二是碳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累积,这种失活可以通过高温焙烧来恢复,是可逆的.

关键词: 纳米粒子 , , 氧化锌 , 负载型催化剂 , 一氧化碳氧化 , 失活机理 , 碳酸盐

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岩矿样品中的银、锡、硼

吴葆存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11.014

采用硫酸钾、硫磺粉和碳酸钡的混合物为缓冲剂,以人工配制的硅酸岩基体物质为样品稀释剂[1],在WPⅠ一米光栅上用直流电弧叠加摄谱,有效地改善了基体成分.该方法降低了银、锡、硼的检出限(分别为银0.019×10-6,锡0.49×10-6,硼1.9×10-6),精密度RSD(n=12)为2.79%~8.71%,可满足1:20万岩石化探分析测定的要求.

关键词: 发射光谱 , 碳酸盐 , 缓冲剂 , 稀释剂 , , ,

载金炭解吸率低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余关平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5.013

对脱金炭制成的薄片和光片进行镜下观测分析发现,碳酸盐对炭部分区域覆盖包裹和金粒镶嵌在炭孔隙中是使循环用活性炭活性下降、吸附金能力降低、载金炭解吸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生产技术管理,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或避免碳酸盐包裹的生成及杂质进入活性炭,防止微细金粒夹带到解吸液进入活性炭孔隙,可有效改善循环使用活性炭的吸附金活性及提高载金炭的解吸率.

关键词: 活性炭 , , 碳酸盐 , 包裹 , 酸洗 , 金粒 , 夹带

碳酸盐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铈的研究

柳召刚 , 李梅 , 史振学 , 胡艳宏 , 王觅堂 , 吴锦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6.006

研究了碳酸盐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铈粉体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碳酸盐正向沉淀法可以得到超细氧化铈粉体,其体积中心粒径D50为0.08μm、比表面积为59.489 m2·g-1,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萤石型结构,形状为棒状,分散性较好.

关键词: 氧化铈 , 超细粉体 , 碳酸盐 , 沉淀

溶胶-凝胶法制备(Ba,Sr)TiO3薄膜的新技术路线研究

李桂英 , 余萍 , 于光龙 , 王欢 , 肖定全

功能材料

碳酸钡和碳酸锶是无机盐化工基础原料,钡、锶的醇盐或醋酸盐都需通过其碳酸盐制备而得,本文探索了一种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新实验路线和更为原子经济的新工艺.直接采用碳酸盐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Ba0.8Sr0.2TiO3(BST)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BST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碳酸盐代替醋酸盐为原料,采用so1-gel技术制备BST铁电薄膜,能制备出均匀清澈的溶胶;所制备的BST薄膜均匀致密,几乎为全钙钛矿结构.化学组态分析也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中的钡、锶、钛、氧4种元素都以钙钛矿相结构中各元素相应的化学态存在.

关键词: 碳酸盐 , so1-gel法 , Ba0.8Sro.2TiO3 , 铁电薄膜

碳酸盐对土壤中外源钕交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徐仲均 , 李德成 , 彭安 , 杨剑虹

中国稀土学报

用放射性同位素147Nd示踪法,以pH8.2的NaAc为交换态Nd的提取剂,研究了碳酸盐对土壤中外源Nd的交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无论碳酸盐存在与否,加入土壤中的Nd,99%以上均被吸附。碳酸盐在低浓度时,能够降低土壤中交换态Nd含量;碳酸盐在高浓度时,对交换态Nd含量影响作用不明显。实验还表明碳酸盐在0.8~1.6g.kg-1范围内有明显降低Nd植物有效性的作用,浓度升高到4.0g.kg-1时,对植物吸收Nd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稀土 , 碳酸盐 , , 交换态 , 生物有效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