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M法制备Sm2Fe17Nx永磁材料最佳工艺的研究

张东涛 , 姬永成 , 岳明 , 张久兴

功能材料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各向异性Sm2Fe17Nx永磁粉末.重点考查了工艺参数对Sm2Fe17合金的显微组织及Sm2Fe17Nx粉末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均匀化、粉末的氮化以及粉碎过程是获得高性能磁粉的关键因素.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磁粉的磁特性为:Jr=1.24T,iHc=756kA/m,(BH)max=220kJ/m3.

关键词: 永磁粉末 , Sm2Fe17Nx , 均匀化 , 氮化 , 粉碎

脉冲能技术在超细粉碎领域中的应用

罗付生 , 丁建东 , 韩爱军 , 杨毅 , 李凤生

材料导报

介绍了近期国外将脉冲能技术应用在超细粉体及粉碎领域上取得的进展,对在该领域出现的几种新方法和设备及它们的性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脉冲能技术 , 纳米粒子 , 超细粉体 , 粉碎

高性能Sm2Fe17Nx磁粉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张东涛 , 岳明 , 姬永成 , 张久兴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4.04.010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 Sm2Fe17Nx永磁粉末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 Sm2Fe17合金的显微组织 及 Sm2Fe17Nx粉末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铸态合金的均匀化、粉末的氮化以及粉碎过程是获 得高性能磁粉的关键因素.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磁粉的磁特性为: 4π Mr=1.24T, iHc= 756kA/m, (BH)max=220kJ/m3.

关键词: 永磁粉末 , Sm2Fe17Nx , 均匀化 , 氮化 , 粉碎

气流粉碎碰撞过程的可视化仿真

崔岩 , 金正中 , 葛晓陵

硅酸盐通报

介绍了在气流粉碎工艺中进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说明了在气流粉碎工艺中建立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包括仿真模型的建立、框架结构的搭建以及真实工况的计算机图像显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并给出了仿真系统计算与实际粉碎结果的比较.最后,指出了未来气流粉碎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粉碎 , 碰撞 , 可视化 , 计算机仿真

废轮胎裂解炭黑的深加工及应用

彭小芹 , 肖国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废轮胎裂解发黑为原料,经粉碎分级、表面改性等系统工艺条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超细改性裂解发黑.实验结果表明,超细改性后裂解发黑的粉体性质大大改善,表面活性提高.经NR的应用实验证实,超细改性裂解炭黑填充NR的性能良好,其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废轮胎 , 裂解炭黑 , 粉碎 , 分级 , 改性

硅灰石针状粉超细粉碎的试验研究

马正先 , 李慧 , 盖国胜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2.02.014

利用机械冲击-分级磨对制备硅灰石针状粉的主要操作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试验磨机的3个主要操作参数的最佳值.希望借此能对硅灰石针状粉的制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硅灰石 , 长径比 , 针状粉 , 粉碎 , 分级

制粉工艺对贮氢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刘诗月 , 刘开宇 , 张平民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4.04.002

研究了干法、湿法和湿法加添加剂三种制粉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贮氢合金粉末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电化学反应电阻、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从动力学的角度对贮氢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法制粉工艺能大大的提高贮氢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从干法制粉的85.64mA·g-1增加到湿法加添加剂工艺的166.99mA·g-1;降低电极电化学反应电阻,采用干法、湿法或湿法加添加剂制粉工艺贮氢电极的反应电阻分别为0.30Ω、0.24Ω和0.15Ω;湿法加添加剂制粉时氢在α相中的扩散系数Da差不多达到干法制粉的二倍;湿法加添加剂的条件下,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均达到最小.表明湿法制粉工艺能有效地提高贮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从而提高贮氢合金电极吸、放氢过程的动力学性能.

关键词: 贮氢合金 , 粉碎 , 高倍率性能 , 动力学分析 , 极化

聚合物固体粉碎过程中力化学效应的应用

卢灿辉 ,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综述了聚合物固体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力化学效应在不相容聚合物混合物增容、高分子树脂的自增塑、粘度不匹配聚合物体系的有效混合、高分子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聚合物粉碎过程产生的力化学效应的应用是设计和控制聚合物微观形态结构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颇具前景的方法.

关键词: 力化学效应 , 粉碎 , 自增容 , 微观结构 ,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不同配比对混煤可磨性指数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叶克盆·巴合提 , 张建良 , 宋腾飞 , 王广伟 , 马金芳 , 李占国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23

为解决高炉喷吹煤可磨性的问题,研究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以不同质量配比搭配后的混合样可磨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卡方检测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混煤可磨性指数与加权可磨性指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卡方检测证明2种单煤混合样的可磨性指数具有线性加和性;然后在-0.074 mm的粒度下,根据粒度指数的概念,混煤的粒度分布并没有加合效果,这与两种单煤的可磨性指数差异大小有关,试验证明:可磨性指数差异较大的两种煤混煤研磨,在较细的粒级范围内粉碎方式倾向于表面粉碎,难磨煤对易磨煤的粉碎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混煤 , 可磨性 , 可加性 , 粉碎 , 粒度分布

超声波对鳞片状石墨的粉碎作用及结构影响

杜林虎 , 陈大明 , 潘伟 , 陈健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0.04.006

本文采用频率为20kHz的探头式超声波反应器,研究了超声波对水中鳞片状石墨的粉碎作用.发现超声波粉碎是一种冲击作用机制,既有空化冲击波产生的表面破碎作用,也有微射流产生的体积破碎作用.XRD分析表明超声粉碎后石墨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其(002)衍射峰位向高2θ角方向偏移,即相应晶面面间距变小.

关键词: 超声波 , 空化 , 粉碎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