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
唐仁衡
,
肖方明
,
彭能
,
卢其云
材料导报
采用真空快淬法研究制备了富铈稀土系低温贮氢合金,考察了3种不同组成合金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Mm(NiCoAlMn)_(4.95)舍金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好;添加微量元素后,可以2提高其0.7C放电比容量、放电平台以及改善循环性能.经循环伏安性能测试发现,氢在合金电极中的扩散系数(D_H=3.90×10~(-8)cm~2/s)较大;XRD分析显示合金具有单一CaCu_5型相结构,晶粒尺寸小于50nm.用此合金组装的D8500型镍氢电池在-40℃、0.2C电流条件下,放电容量达到常温放电容量的70.72%.以1C电流充放电400次,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3%,完全满足低温镍氢电池的要求.
关键词:
低温贮氢合金
,
真空快淬
,
纳米晶镍
,
氢动力电池
康进兴
,
赵文轸
,
徐英鸽
,
孙立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通过改变电流密度、沉积液温度、特殊添加剂C7H4NO3SNa·2H2O浓度,制备出纳米晶镍覆层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沉积覆层材料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对沉积层材料厚度的测量,研究不同条件下纳米品镍覆层沉积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沉积纳米晶镍覆层材料的沉积速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60℃时最大;随着特殊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纳米晶镍
,
沉积速率
,
电流密度
,
直流电沉积
乔俊强
,
孙晓军
,
孙英杰
,
李建功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9.002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晶镍涂层,讨论了镀液中硼酸浓度对涂层晶粒尺寸的影响,并分别分析了显微硬度与平均晶粒尺寸、磨损体积及摩擦因数的关系.测试了微晶和纳米晶镍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结果表明:当硼酸在镀液中未达到饱和之前,镍的晶粒尺寸随硼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晶粒尺寸在8~20 nm范围时,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涂层的显微硬度增大,滑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均有所减小,耐磨性能提高,抗高温氧化性能增强.
关键词:
电沉积
,
纳米晶镍
,
耐磨性
,
抗氧化性
王立平
,
肖少华
,
高燕
,
刘惠文
,
徐洮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5.03.012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了韧性较好的纳米晶镍镀层.考察了脉冲峰值电流密度对纳米晶镍镀层织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峰值电流密度的增加,Ni(111)晶面择优取向程度逐渐增强,晶粒显著减小,镀层的硬度逐渐增加.纳米晶镍镀层硬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符合经典的Hall-Petch效应.
关键词:
电沉积
,
脉冲
,
纳米晶镍
,
织构
,
硬度
吕镖
,
汪笑鹤
,
胡振峰
,
徐滨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提高镀层质量,采用新型的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技术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Watts镀液中制备了镍镀层.利用SEM、AFM、XRD、TEM以及硬度计等手段分别对镀层的形貌、生长取向、结构和硬度进行了表征,并与无柔性介质摩擦作用下的电沉积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镍镀层组织结构得到改善.电沉积镍镀层均为面心立方结构,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镍镀层的择优取向由(220)晶面向(111)晶面转变,表面逐渐变得平整致密,硬度(HV)从4550MPa增加到4750MPa后趋于平稳.当温度为50℃时,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镍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为91.6 nm,远小于电沉积镍的平均晶粒尺寸153.7 nm.
关键词:
温度
,
电沉积
,
纳米晶镍
,
组织结构
张玉碧
,
李照美
,
李长荣
,
李云东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9.006
为了提高镍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采用传统的Watt镀液通过脉冲电沉积制得纳米镍沉积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了沉积层的表面形貌、织构和晶粒大小与脉冲参数的关系.分析表明,微观形貌为胞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0.3 nm;随着占空比减小,晶粒得以细化.研究了脉冲参数对纳米镍镀层显微硬度、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显微硬度达到591 HV,最大拉伸强度达900MPa,分别为直流镍镀层的4.0和1.4倍;热处理试验表明,200℃热处理有利于提高镍镀层的显微硬度.
关键词:
纳米晶镍
,
脉冲电沉积
,
显微硬度
,
抗拉强度
,
热处理
朴楠
,
陈吉
,
孙彦伟
,
许志显
,
陈晓明
,
韩啸
材料保护
为了探讨1,4-丁炔二醇对纳米晶镍镀层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黄铜表面制备了纳米晶镍镀层.利用X7000 X射线衍射仪、FEI Quanta600 FE-SEM扫描电镜、DUH-211S动态超显微微米压痕仪、动电位极化曲线及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浓度1,4-丁炔二醇对镍镀层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1,4-丁炔二醇浓度的增加,镍镀层晶面的择优取向由(200)织构向(111)转变,晶粒尺寸减小;镍镀层硬度增加,在1,4丁炔二醇浓度为0.5 g/L时达到654 HV;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当1,4-丁炔二醇浓度为0.1 g/L时,镍镀层的耐腐蚀性最好.
关键词:
直流电沉积
,
纳米晶镍
,
1,4-丁炔二醇
,
镀层结构
,
硬度
,
耐蚀性
康进兴
,
赵文轸
,
徐英鸽
,
孙立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7.010
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通过改变特殊添加剂C7H4NO3SNa·2H2O浓度、电流密度、沉积液温度,制备出不同硬度的块体纳米晶镍覆层材料,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沉积覆层材料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沉积层材料的显微硬度,对块体纳米晶镍硬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获得结构致密,组织均匀的块体纳米晶覆层材料.块体纳米晶镍的硬度随着添加剂C7H4NO3SNa·2H2O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电流密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在700A·m-2至1100A·m-2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直流电沉积
,
硬度
,
纳米晶镍
,
块体材料
朱军
,
沈理达
,
田宗军
,
刘志东
,
黄因慧
,
王桂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摩擦辅助喷射电沉积工艺和传统喷射电沉积工艺制备纳米晶镍,用TEM对比分析了二者的组织结构,用电化学极化法研究了2种纳米晶镍层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及1 mol/L 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摩擦辅助喷射电沉积结晶过程更加均匀,制备的纳米晶镍层组织致密,晶粒细小,平均晶粒达到9.77 nm;在2种腐蚀溶液中,摩擦辅助喷射电沉积制备的纳米晶镍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均优于传统喷射电沉积;在NaC1溶液中,摩擦辅助喷射电沉积所制纳米晶镍在腐蚀过程中有钝化膜产生.并指出晶粒大小与微观缺陷是影响纳米晶镍耐腐蚀性能的2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摩擦
,
喷射电沉积
,
纳米晶镍
,
腐蚀
荆天辅
,
乔桂英
,
熊毅
,
邵光杰
,
于升学
,
张纯江
,
侯登振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1.07.008
纳米晶体材料已成为国际前沿性研究热点,由于电沉积法在制备该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作者用XRD和TEM等方法对比研究了邻磺酰苯酰亚胺(糖精)添加剂对电解液喷射电沉积纳米晶镍沉积层微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5g/L添加剂可使Ni沉积层晶粒尺寸由30nm减小至10nm左右,沉积层织构由原来的(220)织构转变为(111)(200)双织构,其显微硬度亦由HV371升至HV602.
关键词:
电沉积
,
喷射
,
纳米晶镍
,
织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