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掺钡纳米氧化镁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及其机理

霍超 , 夏庆华 , 骆燕 , 杨霞珍 , 刘化章

催化学报

采用超声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钡纳米氧化镁负载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Ru/Ba-MgO和Ru/La-Ba-MgO.催化剂中Ba是以BaCO3的形式存在于MgO载体中,使用时需还原活化为BaO.采朋升温-恒温-升温阶梯式的还原程序考察了还原条件对催化剂还原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H2脉冲化学吸附、热重及程序升温还原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中的还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催化剂中BaCO3的热稳定性及Ru粒子是否聚结长大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在氢气气氛中,Ru/Ba-MgO催化剂的还原过程存在偶合反应,Ru的存在可加速该偶合反应的进行,进而促进催化剂还原,提高其催化活性.

关键词: , 纳米氧化镁 , , 负载犁催化剂 , 氨合成 , 还原性能 , 偶合反应

柠檬酸改性对掺Ba纳米MgO及其担载的Ru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霍超 , 夏庆华 , 潘美华 , 杨霞珍 , 骆燕 , 刘化章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0934

采用超声-静电吸附法制备了-系列经柠檬酸改件的掺Ba纳米MgO及其负载的氨合成Ru催化剂.并采用场发射手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柠檬酸町有效调控Ba的掺杂量,从而使Ba-MgO结构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其表面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最终导致相应Ru/Ba-MgO催化剂氨合成的低温活性显著提高.在10 MPa,400℃,10 000 h-1的条件下,柠檬酸浓度为2.0 mmol/L时制得的Ru/Ba-MgO催化剂出口氨生成速率达63.2 mmol/(g.h),较未经柠檬酸改性的Ru/Ba-MgO催化剂活性提高了21%.

关键词: 柠檬酸 , 改性 , 掺钡 , 纳米氧化镁 , , 氨合成 , 超声制备

纳米MgO/PI杂化薄膜的制备及其击穿特性

范勇 , 王春平 , 陈昊 , 杨瑞宵

绝缘材料

采用微乳化-热液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粒子,并原位聚合制得纳米氧化镁掺杂改性聚酰胺酸,制备出纳米氧化镁掺杂量分别为0%、2%、4%、6%、8%的杂化聚酰亚胺薄膜,并研究了其击穿特性。结果表明:无机纳米氧化镁粒子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分布均匀,纳米氧化镁掺杂量约为4%时,电气强度出现最大值。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纳米氧化镁 , 电气强度 , SEM

纳米氧化镁及其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李世涛 , 乔学亮 , 陈建国 , 吴长乐 , 梅冰

功能材料

参考最近有关文献,认为抗菌材料已经成为传统材料与环境一体化的方向,作为新型陶瓷抗菌剂的纳米MgO系材料与其它抗菌剂相比,表现出独特的抗菌性和广泛的应用背景,对其研究已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本文总结了纳米MgO粉体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其抗菌机理,概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和复合制备技术,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抗菌 , 复合抗菌剂 , 吸附作用 , 氧离子O2-

纳米氧化镁的吸附及分解性能研究进展

鲁俊文 , 王维 , 张爱清 , 乔学亮 , 陈建国

硅酸盐通报

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在环境净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镁对无机废气、有机物、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的吸附分解性能研究,并对其吸附分解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环境净化 , 吸附 , 分解

制备方法对掺钡纳米氧化镁负载钌催化剂氨合成性能的影响

霍超 , 张学辉 , 夏庆华 , 杨霞珍 , 骆燕 , 刘化章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028

采用普通浸渍法(CI)、超声-包覆法(UC)和超声-静电吸附法(UEA)制备了Ru/Ba-MgO氨合成催化剂,并运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N_2的物理吸附、H_2脉冲化学吸附及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UEA样品中,Ba以静电吸附形式均匀地掺入MgO载体中,因而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载体表面形貌,而且有效地控制了Ru晶粒大小,其平均粒径在2~3nm.该样品中,BaCO_3起始分解温度较低,低温BaCO_3含量较高,因而还原性能较佳.在10MPa,10000h~(-1)和425℃条件下,UEA法制得的Ru基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速率达到60.42mmol/(g·h),分别是CI法和UC法的1.9和1.1倍.

关键词: , 纳米氧化镁 , 超声-包覆法 , 超声-静电吸附法 , 钌基催化剂 , 氨合成

温度对纳米氧化镁和碳酸钙混合污垢特性影响

徐志明 , 王景涛 , 贾玉婷 , 张一龙 , 刘坐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探讨温度对纳米氧化镁与碳酸钙混合污垢结垢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入口温度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混合污垢在交叉缩放椭圆管中的污垢特性,并通过静置实验验证了温度对循环工质聚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工质入口温度对混合污垢特性的影响显著,随着循环工质入口温度的升高,污垢热阻渐近值明显减小,并且污垢热阻达到渐近值的时间缩短.温度对纳米氧化镁颗粒污垢和碳酸钙析晶污垢热阻值的影响呈现相反规律,温度升高导致纳米颗粒污垢热阻的减小量远大于析晶污垢热阻的增加量.

关键词: 温度 , 混合污垢 , 碳酸钙 , 纳米氧化镁 , 污垢特性

低温固相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纳米MgO

管洪波 , 王培 , 赵璧英 , 朱月香 , 谢有畅

催化学报

以草酸和乙酸镁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出前体MgC2O4·2H2O,再通过焙烧得到纳米MgO.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和热重-差热技术对前体和MgO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焙烧气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动干燥的氮气中520℃焙烧4 h后制得了比表面积高达412 m2/g的纳米MgO;此MgO为面心立方结构,晶粒尺寸为4~5 nm,粒子堆积成在一定程度上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并具有十分优良的抗高温烧结性能,600和800℃焙烧2 h后,其比表面积仍分别高达357和153 m2/g.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草酸 , 乙酸镁 , 固相反应 , 高比表面积

高分子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宋艳玲 , 周迎春 , 张启俭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4.026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六水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以聚乙二醇(PEG)为改性剂进行了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物理吸附仪(ASAP2020)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G不但控制了纳米氧化镁粒子的形状和大小,还使粒子的结晶度、分散性提高,并且基本上无团聚现象.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改性 , 制备 , 表征

纳米氧化镁水悬浮液稳定性的研究

张园 , 张志刚 , 袁媛 , 刘昌胜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3.008

以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采用透光率和沉降实验考察六偏磷酸钠的用量、pH值及超声时间等因素对纳米氧化镁水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能够有效地分散纳米氧化镁颗粒,得到均匀、稳定的纳米氧化镁水悬浮液体系;当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为0.2%、pH为8、超声时间为240s时,分散效果最佳;六偏磷酸钠纳米MgO悬浮液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颗粒间的静电作用来实现的.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 水悬浮液 , 分散剂 , 稳定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