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静电纺主要参数对PLA/姜黄素超细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

陈艳 , 费燕娜 , 王鸿博 , 高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了研究静电纺主要工艺参数对聚乳酸(PLA)/姜黄素超细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以丙酮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液为溶剂,调节姜黄素质量分数、纺丝电压、速率和接收距离分别制备不同规格的超细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超细纤维形貌进行观察并应用Photoshop CS 3.0软件对超细纤维直径进行测量统计,发现在本实验范围内,姜黄素质量分数和纺丝电压对超细纤维的影响较显著,而纺丝速率和距离对超细纤维的影响相对较小;较理想的工艺条件为:姜黄素质量分数1%、纺丝电压20 kV、速率0.5 mL/h、接收距离16 cm。

关键词: 静电纺 , 聚乳酸 , 姜黄素 , 工艺参数 , 超细纤维 , 形貌 , 直径

Eu(TTA)3AA-NBR/PVP同轴超细纤维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王成 , 温世鹏 , 姚璐 , 刘力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410

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了含有稀土铕配合物(Eu(TTA) 3AA)的芯-壳结构的丁腈橡胶/聚乙烯吡咯烷酮(NBR/PVP)超细荧光纤维.考察了在外层PVP纺丝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芯层丁腈橡胶纺丝液的纺丝速度、Eu (TTA) 3AA含量等对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研究Eu(TTA)3 AA-NBR/PVP同轴超细纤维中Eu(TTA)3AA微观结构、含量与纤维的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同轴纤维形成过程中由于溶剂的快速挥发可使Eu(TTA) 3AA形成无定形结构,进而在纤维中形成分子簇级别的分散,在Eu (TTA)3AA含量为30%时,同轴纤维比Eu(TTA)3AA粉末的荧光强度提高了2倍.

关键词: 稀土有机配合物 , 同轴静电纺丝 , 荧光性能 , 超细纤维

EVOH超细无纺布电纺丝工艺及无纺布显微结构的表征

张玉军 , 黄玉东 , 陆春 , 金镇镐 , 王磊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3.017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了EVOH超细无纺布,通过SEM分析,研究了纺丝电压Vs、孔板距离C-SD、纺丝液中EVOH的质量分数WE、纺丝液流量Q等因素对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以及微孔孔径分布的影响,并对无纺布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Vs达到10~40 kV,C-SD为20~30 cm时,WE在6%~15%,可以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纺制出直径约为0.8~0.5 μm的超细纤维;纤维的直径主要受WE和Vs的影响,WE增大纤维直径增大,Vs增大纤维直径减小;无纺布孔径受极板形式的影响较大,且随Vs的增大变小.

关键词: 高压静电纺丝 , EVOH , 超细纤维 , 无纺布

相容剂对PA6/PE基体-微纤型共混纤维形态结构的调控

王锐 , 朱志国 , 张大省 , 李燕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PA6/PE非相容体系进行了共混纺丝,可得到以PA6为分散相,PE为连续相的基体微纤型结构,再用有机溶剂溶除PE便可制得PA6的超细纤 维.将相容剂PO-g-MAH添加于PA6/PE共混纺丝体系,可对其基体-微纤型形态结构进行调 控.添加适量的相容剂可增加共混组成物间的亲和性,改善纺丝过程的可纺性;在本研究的添 加量范围内,随相容剂添加量的增加,共混纤维中分散相平均直径减小,尺寸均匀性提高.过 量地添加相容剂会使共混组分两相间作用力过强,这对改善其中某组分的性能有利,但对本研 究的内容是不利的,会导致基体-微纤型共混纤维难于溶解剥离为超细纤维,DSC、IR及SEM的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PA6/PE , 共混纺丝 , 形态结构 , 相容剂 , 超细纤维

聚苯乙烯-马来酸钠超细纤维pH响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刘瑞来 , 曹胜光 , 唐春怡 , 刘海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电纺制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超细纤堆,利用扫描电镜研究纺丝液浓度、交联剂聚乙二醇(PEG)对电纺纤雏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纺丝液质量分数低于40%,无法得到纤维膜,质量分数为45%和50%时得到直径分别为(3.3±0.9)μm胂和(5.2±0.5)μm的均匀纤雏.以3% PEG(质量分数)为交联剂,于145℃交联,在0.05 mol/L NaOH/乙醇溶液中水解制备SMANa-PEG超细纤维水凝胶.交联剂PEG的加入并不影响纤维形貌.交联纤维泡水后仍能保持原有形貌.在pH=4,7和9的缓冲溶液中达到溶胀平衡所需时间分别为31 min,13 min和4.6 min.说明电纺SMANa-PEG超细纤维水凝胶表现出非常快速的pH响应性.

关键词: 聚苯乙烯-马来酸钠 , pH响应 , 水凝胶 , 超细纤维

静电纺丝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的研究及应用

吴卫星 , 段斌 , 袁晓燕 , 姚康德

材料导报

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的有效方法,并可直接获得直径达5~500nm的超细纤维膜.综述了静电纺丝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介绍了静电纺丝超细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超细纤维 , 聚合物 , 应用

静电法超细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孟庆杰 , 张兴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静电纺丝即是高聚物熔体或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连续生成直径在亚微米级的超细纤维过程.文中扼要地介绍了静电法超细纤维的生产原理、设备、生产过程及近几年来国内外静电纺丝的各种产品(主要包括聚环氧乙烷、聚酰胺、聚酯、聚乙炔、聚苯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并指出了静电纺超细纤维新的应用领域(如过滤膜、复合材料增强体、防弹衣等);最后对静电纺超细纤维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超细纤维 , 亚微米 , 制造 , 应用

超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分析

刘玲 , 黄争鸣 , 周烨欣 , 徐贵营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7.04.02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厚度约0.1 mm的超细纤维无纺布薄膜,并入层合板中间界面,固化成型后加工为双悬臂梁(DCB)试样.根据ASTM D5528标准测试了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强试样比空白试样的Ⅰ型临界应变能释放率(GIC)提高了约35%.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含无纺布薄膜试样和空白试样的裂纹扩展过程,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更好地解释了含无纺布薄膜层合板的层间断裂机理.

关键词: 超细纤维 , 复合材料 , 层间断裂韧性 , 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法制备锆酸镧超细纤维

季文玲 , 魏恒勇 , 崔燚 , 魏颖娜 , 卜景龙 , 张红燕 , 王鹏 , 李慧 , 苗壮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6.06.006

为了获得直径更加均匀、细小的锆酸镧纤维,以无水三氯化镧和八水氧氯化锆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助纺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纺丝溶液,经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前驱体纤维,再分别经800、1 000以及1 200℃保温8h煅烧后获得La2Zr2O7超细纤维.利用DTA-TG、FTIR、XRD和SEM研究了锆酸镧纤维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未经煅烧的前驱体纤维粗细均匀,平均直径为400 nm;2)当煅烧温度为800℃时,开始形成萤石型锆酸镧纤维,纤维直径变细,平均直径为250 nm,纤维表面光滑;3)当煅烧温度为1 000℃时,纤维中残余有机基团消失,物相为烧绿石结构的锆酸镧,纤维表面开始变得不光滑,平均直径为180 nm;4)当煅烧温度提高到1 200℃时,锆酸镧纤维开始弯曲、粘连,表面更加粗糙.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锆酸镧 , 超细纤维 , 显微结构

电纺丝法制备聚环氧乙烯超细纤维

张春玲 , 孙国恩 , 张莉 , 张希尧 , 林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聚环氧乙烯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超细纤维的形貌及直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纺丝过程中溶液浓度、不同溶剂和射流长度三个参数对纤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的浓度对得到连续的超细纤维起决定性作用.在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中,混合溶液的性质对纤维的形态和直径分布影响很大;对于不同的溶液体系也要采取不同的射流长度.

关键词: 电纺丝 , 聚环氧乙烯 , 超细纤维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