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废弃锂离子电池富钴破碎产物的可浮性

李红 , 何亚群 , 张涛 , 黄亚军 , 朱向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比研究废弃锂离子电池富钴破碎产物与商品化电极材料的浮选行为,并分析不同浮选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商品化钴酸锂和石墨的天然可浮性差异较大,将以质量比1:1混合后的模拟物料进行浮选,钴品位由15.66%富集到50.71%;手工拆解废弃锂离子电池得到的钴酸锂颗粒和石墨颗粒表面粗糙,有杂质附着,使得电极材料表面相关元素的含量降低,该杂质为以C、F、P和O元素为主的有机物,使回收的钴酸锂和石墨颗粒表面化学组成相近,造成材料表面润湿性发生改变;富钴破碎产物经浮选后,钴品位由24.21%仅提高到28.08%。因此,浮选前必须对回收的富钴破碎产物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大钴酸锂和石墨表面润湿性差异,从而使浮选获得有效的分离。

关键词: 废弃锂离子电池 , 浮选 , 钴酸锂 , 石墨 , 资源化

新型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及其溶解性的研究

李飞 , 胡克鳌

材料导报

以LiNO3和Co(NO3)2@6H2O为原料,以柠檬酸为燃料,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LiCoO2包覆的多孔NiO阴极.X射线衍射技术(XRD)、X射线能量散射谱(EDAX)和电子显微镜(TEM和SEM)分析表明,NiO颗粒表面的包覆层是由尺寸小于100纳米的LiCoO2微粒构成,并与NiO颗粒紧密烧结在一起,有效地减少了NiO与熔融碳酸盐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氧化镍的溶解度.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 阴极 , 钴酸锂 , 包覆层 , 燃烧合成

沉积条件对LiCoO2薄膜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张耀 , 钟志源 , 朱敏

功能材料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制备了LiCoO2薄膜,并研究了沉积条件对PLD生长的LiCoO2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激光功率可以有效降低LiCoO2薄膜表面粗糙度;采用在400℃原位退火可以得到层状结构的LiCoO2薄膜,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原位退火温度和升高氧气偏压可以提高层状结构的LiCoO2薄膜的结晶度.本实验中最优工艺制备的LiCoO2薄膜具有较好电化学可逆性,首次放电容量为36μAh/(μm·cm2),循环效率为94.44%.

关键词: 钴酸锂 , 薄膜微电池 , 脉冲激光沉积 , 正极

废锂离子电池中失效钴酸锂材料超声再生

朱曙光 , 贺文智 , 李光明 , 黄菊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了恢复锂离子电池中正极钴酸锂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对置于LiOH溶液中的失效钴酸锂进行超声再生研究。采用 XRD 和 Raman 光谱分析钴酸锂晶体结构,采用 SEM 分析钴酸锂表面形貌和颗粒大小,采用 FT-IR光谱仪和 TGA 热分析仪分析钴酸锂表面粘附的有机物。结果表明:超声空化效应可以有效地去除钴酸锂表面的有机物,并有利于钴酸锂晶体在LiOH溶液中Co和Li阳离子的重排。室温条件下,失效的钴酸锂在2.0 mol/L LiOH溶液中经过12 h超声处理后,成功恢复了其电化学活性。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充电容量为132.2 mA?h/g,首次放电容量为131.9 mA?h/g,第50次循环时的电容保持率为97.2%。

关键词: 废锂离子电池 , 钴酸锂 , 超声辐射 , 再生

基于新型前驱体的溶胶-凝胶清洁工艺制备钴酸锂

郑洪河 , 石磊 , 秦建华 , 魏献军 , 汤宏伟 , 常照荣

功能材料

以果胶酸为分子模板的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0O2,讨论了前驱体的制备工艺和烧结温度对目标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任何酸碱盐调节的条件下有效低温合成LiCoO2正极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溶胶-凝胶法 , 果胶酸 , 钴酸锂

钴酸锂的再生及其电化学性能

刘云建 , 胡启阳 , 李新海 , 王志兴 , 郭华军 , 彭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提取的含少量Co3O4的LiCoO2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合成正极材料LiCoO2,烧结时间为12 h,并采用XRD和SEM技术研究合成的LiCoO2的晶相结构与微观形貌.结果发现:烧结温度对LiCoO2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大,烧结温度越高,LiCoO2的层状结构发育越完整.循环伏安曲线很好地反映了再生LiCoO2的脱/嵌锂行为.将LiCoO2样品做成电池进行电化学检测,结果发现,烧结温度为850 ℃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为151mA·h/g,30次循环之后,放电容量仍有141mA·h/g,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钴酸锂 , 正极材料 , 再生 ,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近期研制进展

闫时建 , 田文怀 , 其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5.01.015

以钴酸锂( LiCoO2)为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军事装备的重要能源.介绍了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生产现状,列举了正极材料 LiCoO2高温合成的原料和工艺步骤,比较了各厂家产品的性能差别.通过总结近年文献,探讨了原料的种类、混匀程度、反应温度、热处理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等工艺因素对 LiCoO2的结晶度和颗粒形态的影响,进而对 LiCoO2的充放电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近期为提高 LiCoO2的性能而研制 LiCoO2合成工艺的新成果及发展动态,提出了 LiCoO2性能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钴酸锂 , 结晶度 , 颗粒形貌 , 热稳定性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回收工艺的研究进展

王光旭 , 李佳 , 许振明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7.019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但由于生命周期有限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其报废数量与日俱增.对典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组分进行分析,并对有价金属回收的主要技术过程(包括预处理过程,钴的浸出过程,化学纯化过程和钴酸锂的修复再生过程等)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 有价金属 , 钴酸锂 , 资源化

Na2S2O3还原溶解LiCoO2及钴、锂分离回收

郭丽萍 , 杜小弟 , 方伟 , 雷家珩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10.026

用Na2S2O3作还原剂,在H2SO4介质中溶解锂离子电池中的LiCoO2,反应速率快、溶解完全、不产生污染,LiCoO2的溶解率达99.5%. 其最佳反应条件为:H+离子浓度3.5 mol/L,Na2S2O3浓度0.25 mol/L,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2.3 h. 体系中的Fe、Al杂质在pH≈5时沉淀除去;Co(OH)2在pH为9.5~10沉淀得到,经酸溶解后二次沉淀提纯,500 ℃煅烧2.0 h得Co3O4,其纯度达到99.3%,钴的回收率达97%. 母液中Li+离子加Na2CO3处理,沉淀得Li2CO3,其纯度达97.8%,锂的一次回收率达73%,母液经冷却至10 ℃以下除去Na2SO4·10H2O后可循环使用.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钴酸锂 , 硫代硫酸钠 , 回收 , ,

LITHIUM ORDERING IN CHEMICALLY DELITHIATED LixCoO2

X. Liu* , W.H. Tian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金属学报(英文版)

Chemical delithiated LixCoO2 (x=1, 0.7, 0.66 and 0.57)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a strong oxidant, NaS2O8. The 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all the samples remain with hexagonal cells, which have expansion of c axis during Li ext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superstructures arising from intercalated Li-ordering corresponding to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Li concentration.

关键词: LixCoO2 , 脱锂 , 锂离子有序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