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敏
,
李俊杰
,
都兴红
,
隋智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高温固相还原法,选用廉价工业废渣--鼓风炉渣M作还原剂,利用M渣中残余的C将铬渣中主要以Na2CrO4形式存在的Cr(Ⅵ)还原成Cr(Ⅲ),实现对铬渣的解毒处理.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铬渣质量分数的影响,确立了实验优化条件,并对终渣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3%的铬渣在1 350℃反应2 h,终渣中Cr(Ⅵ)浸出值仅为0.063 mg/L,远低于国标GB5085.3-1996规定限值1.5 mg/L,该方法简单、以废治废、解毒彻底,并利用终渣制备了高掺量废渣空心砌块,强度等级达到MU7.5要求,可作建筑物承重墙使用,满足我国废渣治理大力提倡的无害化、资源化要求,成为铬渣处理处置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铬渣
,
鼓风炉渣
,
固相还原
,
解毒
孙彤
,
刘连利
,
徐姝颖
,
彭晓琳
,
杨海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239
以铬渣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复合薄膜,对样品进行了SEM、ICP、XRD、FT-IR及薄膜厚度表征分析,以薄膜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为对比参数,研究了水热反应初始pH对薄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初始pH达11以上时,薄膜表面呈现完美的空间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当水热反应的pH为9、10时,样品中形成了Al2O3、Fe2O3、Fe(OH)3、Cr2O3、AlO(OH)和MgO晶体,且其衍射峰较强;样品内部纳米颗粒间存在毛细孔水和表面吸附水,水热体系内的碱性基团促进膜物质与基底间形成化学键力的结合.薄膜越厚,其折射率越小,水热反应pH为11时,薄膜最薄,折射率最大;水热反应的初始pH为12时制备的薄膜对紫外光反射率低于玻璃基底.水热反应的初始pH为11时制备的薄膜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玻璃基底.
关键词:
铬渣
,
综合利用
,
水热合成
,
复合薄膜
叶昌
,
夏清
,
安向阳
,
鲁伟明
,
匡加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铬渣为主要原料,配入粘土和长石,研制了一种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烧成温度仅为1210℃,红棕色的瓷质装饰砖,所选最优坯料配方中的铬渣利用率达46%,经检测瓷质砖浸出的可溶性六价铬为0.018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5 mg/kg控制值,实现了对有害固废铬渣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
铬渣
,
瓷质装饰砖
,
坯料配方
那贤昭
,
齐渊洪
钢铁研究学报
在金属铬和铬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铬渣,铬渣毒性剧烈,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废物.铬渣中含有丰富的CaO、MgO、Fe2O3等成分,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使用,可达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目的.介绍了中国钢铁企业利用烧结、高炉处理铬渣的现状,分析解毒机理、工艺过程和应用实践.阐述了铬渣在钢铁冶金过程中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和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铬渣
,
六价铬
,
烧结
薛文东
,
谢静
,
李勇
,
孙加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从铁合金生产中排出的是一种有害废渣,而且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采用铁合金厂排放的含铬废渣,将废渣与镁砂以不同比例混合,测试了试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等常温性能,并用电镜对部分试样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铬渣镁砂复合耐火材料的生产是可行的,在经过烧成后材料中生成大量的尖晶石和镁橄榄石相,试样的性能良好,完全可满足耐火材料使用的要求.当铬渣的加入量超过40%(质量分数, 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较大,综合各项指标来看,为保证使用性能,铬渣的加入量应小于40%.
关键词:
铬渣
,
耐火材料
,
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