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大亚湾核电基地氚的排放及其环境影响

邓飞 , 林清 , 王家玥 , 李巧勤 , 莫光华 , 陈志东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5.2015112406

1993-2014年采集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周围水蒸气、雨水、海水、监测井水、饮用水样品,分析其氚的浓度和大亚湾核电氚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液态流出物受纳水体(西大亚湾)中能监测到高于本底水平的氚,最大值为70.7 Bq·L-1,年均值范围为0.8-4.4 Bq· L-1,较文献报道的本底值约高一个数量级;核反应堆周围监测井水中能监测到氚,主要来源于气态流出物的排放和水汽交换,随雨水进入监测井,浓度范围<1.0-22.5 Bq·L-1,均无累积效应.此外核电附近空气水蒸气中氚浓度较环境本底略高,核电周围动植物体内的有机氚及饮用水中3H含量未发现异常.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 , , 水蒸气 , 雨水 , 海水 , 监测井水 , 饮用水

DBC-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研究

于辉 , 翟庆洲 , 张晓霞 , 孙健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8.01.010

研究了DBC-偶氮胂(DBC-ASA)与稀土显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在pH 2.2的HCl-KCl的缓冲溶液中,稀土与DBC-ASA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3的蓝紫色络合物.La(Ⅲ),Ce(Ⅳ),Eu(Ⅲ),Y(Ⅲ)络合物最大吸 收峰分别为:630nm,632nm,632nm,632nm,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La(630nm)=1.02 × 105L·mol-1·cm-1,εCe(632nm)=9.98×104L·mol-1·cm-1,εEu(632nm)=9.60× 104L·mol-1·εγ(632nm)=9.40×1044·mol-1·cm-1,上述络合物在70 min内稳定.镧(Ⅲ)、铈(Ⅳ)、铕(Ⅲ)在浓度为0~1.0μg·m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钇(Ⅲ)在浓度为0.05μg·mL-1~0.8μg·m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La=0.0735C-0.0006,ACe=0.0624C-0.0237,AEu=0.0642C-0.0017,AY=0.0503C-0.0814(C为10mL溶液中所含稀土的μg数),相关系数分别为γLa=0.9994,γCe=0.9937,γEu=0.9991,γY=0.9913.本法用于直接测定雨水和湖水样品中的稀土总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6%和2.5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30%和102.0%.

关键词: 稀土 , 分光光度法 , DBC-偶氮胂 , 雨水 , 湖水

黄铜表面镧转化膜在模拟雨水中的腐蚀行为

范洪强 , 李淑英 , 赵宗昌 , 林乐圣 , 张琳

电镀与涂饰

采用化学浸泡法在黄铜表面制得镧转化膜,转化液组成与工艺条件为:硝酸镧3.5~5.5g/L,苯并三氮唑8.0~12.0 g/L,磺基水杨酸8.0 ~ 12.0 g/L,柠檬酸15.0g/L,温度60℃,pH4,时间3 min.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了黄铜/镧转化膜在模拟雨水中的腐蚀行为.在相同的浸泡时间内,黄铜/镧转化膜在模拟雨水中溶解的铜离子质量浓度低于黄铜基体.在酸性范围内,模拟雨水的pH越高,黄铜/镧转化膜越不容易被腐蚀.镧转化膜对溶解于雨水中的SO2-和Cl-较敏感,Cl-含量的增加使黄铜/镧转化膜的点蚀增强,SO42-含量的增加使膜层整体发生严重腐蚀;NO3-含量则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不大.黄铜/镧转化膜在pH=3.29的模拟雨水中的腐蚀经历3个阶段.

关键词: 黄铜 , 转化膜 , , 雨水 , 腐蚀

混凝-超滤处理径流雨水效果--以华南地区为例?

任刚 , 余燕 , 杜耀民 , 石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6.2014092402

采用超滤膜( UF)为核心,以混凝作为预处理措施,对混凝?超滤工艺处理径流雨水的特性和膜通量变化与污染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对聚合硫酸铁( PFS)单独混凝、UF、PFS?UF组合工艺进行了对比;在优化混凝基础上,考察了混凝?UF 对常规水质指标及总磷、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AOC )、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 BDOC)等生物稳定性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可有效去除TOC、UV254和总磷,混凝剂投加量与污染物去除近似呈线性关系.各混凝剂除浊效能均良好.综合考虑混凝处理效率与经济性,实验采用混凝方案为10 mg·L-1的PFS.PFS、UF、PFS?UF工艺除浊率均在95%以上,PFS和UF对TOC和UV254的去除较为接近,采用PFS?UF可提高去除率13%—15%;PFS?UF 处理后雨水的 AOC、BDOC 分别降低至61.8μg·L-1、0.19 mg·L-1,残余总磷可降至3.8μg·L-1,雨水生物稳定性明显提高.PFS、UF和PFS?UF对颗粒物的去除率分别达80.5%、99.6%和99.9%.膜通量的变化和SEM图分析表明,混凝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UF膜污染;形成的凝胶层具有一定整体强度,水力清洗时易于清除,膜通量恢复较好;但同时凝胶层的产生也增大了透膜阻力, PFS?UF工艺的周期内膜通量衰减有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雨水 , 混凝 , 超滤( UF) , 生物稳定性 , 颗粒物

铜在雨水中的腐蚀行为电化学研究

张学元 , 安百刚 , 韩恩厚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2.05.003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研究了铜在模拟斯德哥尔摩雨水中的腐蚀行为.铜表面存在少量腐蚀产物时,铜在雨水中的腐蚀主要由电化学机制控制;随着腐蚀产物在铜表面的大量生成和沉积,存在腐蚀产物的区域和不存在腐蚀产物的区域,形成了电偶腐蚀电池,腐蚀产物区为阴极.

关键词: , 雨水 , 腐蚀产物 , 电偶腐蚀

X80钢焊接接头在抚顺地区三种典型介质中的腐蚀行为

黄珊 , 吴明 , 谢飞 , 王丹 , 张文建 , 刘俊杰 , 焦羽佳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8016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X80钢焊接接头在抚顺地区土壤溶液、雨水和雪水中的腐蚀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腐蚀形貌。结果表明:X80钢焊接接头母材和焊缝试样在3种腐蚀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均表现出典型的活化溶解特性,在土壤溶液、雨水和雪水中的极化电阻和弥散指数均依次升高,即腐蚀速率依次降低,表面膜致密性依次升高;X80钢焊接接头在3种腐蚀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雪水、雨水、土壤溶液,在同种腐蚀溶液中焊缝试样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母材试样的。

关键词: X8 0 钢 , 土壤 , 雨水 , 雪水 , 电化学腐蚀 , 焊接接头

铜在雨水中的腐蚀行为电化学研究

张学元 , 安百刚 , 韩恩厚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研究了铜在模拟斯 德哥尔摩雨水中的腐蚀行为.铜表面存在少量腐蚀产物时,铜在雨水中的腐蚀主要由电化学 机制控制;随着腐蚀产物在铜表面的大量生成和沉积,存在腐蚀产物的区域和不存在腐蚀产 物的区域,形成了电偶腐蚀电池,腐蚀产物区为阴极.

关键词: , rainwater , corrosion product , galvanic corrosion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