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敬泉
,
姚素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超声场作用下,以氯金酸为前驱物,经柠檬酸钠和单宁酸还原,在云母基底上组装分散均匀的金纳米粒子单层膜.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制备的金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场分布和超声功率对金纳米粒子形貌影响较大,驻波场下制备的金粒子为纺锤形,而且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纺锤形金粒子的平均长径比减小;而在扩散场中得到单分散的球形金纳米颗粒,XRD和SEM测试表明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金纳米粒子在处理前后的云母表面均能组装成膜,但在处理后的云母表面覆盖度更大.
关键词:
超声波
,
金纳米颗粒
,
云母基底
,
组装
,
静电吸附
黄怡
,
李梅
材料导报
利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制备了单层和多层吸附SnO2的PS/SnO2核壳微球,采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产物的表面形貌,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不同吸附层产物的壳层比例,并研究了pH值、分散溶液、吸附层数对PS/SnO2核壳微球制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制备条件.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
核壳微球
,
PS/SnO2
,
静电吸附
王秋雨
,
钦传光
,
张秋禹
,
赵雯
,
张瑞洁
,
李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13
通过逐层自组装(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的方式在自制的经过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上连接聚电解质和磁性物质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微球,并用此磁性微球固定木瓜蛋白酶. 固定酶在温度30℃,m(酶): m(球)=37.98: 100,pH=6.0,固定化时间1.0 h的条件下,固定化率可达93.0%. 固定化酶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 ℃,最佳使用pH=8.0,使用3次或80 ℃保存90~120 min活性约降一半.
关键词:
磁性高分子微球
,
组装
,
固定化酶
,
静电吸附
,
木瓜蛋白酶
张中红
,
薄国帅
,
李晨
,
李治辉
,
曹立新
,
柳伟
,
董博华
,
高荣杰
,
苏革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8.003
以St(o)ber法制备的单分散SiO2微球为模板,率先采用静电吸附法和相吸附法相结合技术制备出SiO2@TiO2核壳结构微球.深入研究了pH值及煅烧温度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SiO2@TiO2微球进行去核处理,得到TiO2中空微球.通过降解常见工业污染物硝基苯来研究两种微球的光催化活性.采用XRD、SEM、TEM、BET、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硝基苯溶液降解前后的吸光度.结果表明,相同条件制备的TiO2中空微球的比表面积比SiO2@TiO2微球的显著增大,最大为87 m2/g,导致TiO2中空微球的光催化活性比SiO2@TiO2微球明显提高,对硝基苯的4h降解率可达95.2%.低于600℃处理得到的TiO2壳层为锐钛矿相,呈孤岛状模式生长.温度升高到700℃时出现金红石相.在pH=9.0、600℃热处理3h条件下制备的SiO2@TiO2微球经去核处理所得到的TiO2中空微球的壳层厚度最大,为25.4 nm,且空心球的Ti-O-Si键随之消失.
关键词:
核壳结构
,
TiO2中空微球
,
光催化
,
静电吸附
,
相吸附
杜婷婷
,
张玲
,
齐栋栋
,
李春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2.001
通过静电吸附方法在玻璃纤维(GF)表面吸附粘土和成核剂,将改性玻璃纤维增强体与聚酰胺66(PA66)熔融共混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粘土和成核剂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分散状态以及玻璃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连接.结果表明,在玻璃纤维表面静电吸附粘土和成核剂,不仅有助于粘土的分散,而且可以提高玻璃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连接.玻璃纤维表面吸附的粘土和成核剂可以诱导PA66分子链在纤维表面结晶,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与传统PA66/GF复合材料相比,在GF表面吸附少量的粘土(0.18wt%)和成核剂(0.07wt%)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12.2%和12.8%.
关键词:
静电吸附
,
玻璃纤维
,
粘土
,
成核剂
,
界面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