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全尺度方法对颗粒与流体之间相交换量研究

王则力 , 岑可法 , 樊建人 , 罗坤 , 韦安阳 , 赵慧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了内嵌边界多重直接力算法全尺度计算研究了三维空间中颗粒群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时,颗粒群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结合多相流的欧拉一欧拉双流体模型方法中对颗粒群与流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处理方式,分析了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交换量。并把全尺度计算得到的颗粒群与流体之间的相交换量与本文中提到的单颗粒受力模型(SPM)和颗粒群受力模型(GPM)对相互作用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全尺度计算 , 颗粒群 , 内嵌边界方法 , 相交换量

激波与单/双球模型相互作用有效阻力的实验研究

章利特 , 黄保乾 , 陈婉君 , 施红辉 , 亓洪训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水平激波管、高频应变传感器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等仪器设备,对激波加载单、双球模型时的有效阻力进行直接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球模型,有效阻力系数随激波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双球模型,有效阻力系数随无量纲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颗粒载荷比足够大时,须考虑激波和尾迹涡相互干涉影响,采用颗粒群阻力系数模型,阻力系数开始趋于稳定值的无量纲间距可以作为阻力系数模型选择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 激波 , 双球模型 , 颗粒群 , 阻力系数 , 相互干涉

粉体颗粒群粒度分布分形维与流动性及流动助剂影响关系研究

胡小芳 , 胡大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11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地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情况,对表征颗粒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便于用数字显微和图像处理计算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探讨流动性表征参数休止角、崩溃角和差角与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确认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用于表征粉体流动性,形成了可靠和简洁的粉体流动性能测定新方法.并就流动助剂对粉体流动性能的改进与分形维数值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分形维数值可作为掺杂流动助剂量的指导参数的结论.

关键词: 颗粒群 , 分形 , 流动性 , 流动助剂

水泥颗粒群粒度分布宽度的表征及其应用研究

胡小芳 , 林丽莹 , 吴成宝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5.032

用分形理论阐述了将水泥颗粒群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作为定量表征其粒度分布宽度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测量了16种水泥颗粒群的粒度重量累积分布,在双对数条件下,水泥颗粒群的粒度重量累积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表明水泥颗粒群粒度分布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可以定量表征水泥颗粒群粒度分布宽度;研究了水泥颗粒群粒度分布宽度与其空隙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泥颗粒群粒度分布宽度的增加,其空隙率减小,二者呈负相关.

关键词: 水泥 , 颗粒群 , 粒度分布宽度 , 分维 , 空隙率

三维格子涡方法模拟自由下落颗粒群

王锐 , 陈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发展了基于双向耦合的三维格子涡方法,采用涡方法模拟流场中的涡量变化及涡元运动,使用双势法求解速度场,采用拉格朗日方法跟踪颗粒相.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颗粒群的自由下落及下落过程引起的气相流动,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结果显示空气相速度径向分布满足高斯分布,颗粒相流量对颗粒群的扩散影响不显著,而流量增大会引起颗粒速度的增大.

关键词: 格子涡方法 , 颗粒群 , 双向耦合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