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应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快速分离定量不同致病力的青枯菌

林娟 , 马骋 , 刘树滔 , 吴玲玲 , 饶平凡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1.014

应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在线检测,快速分离定量不同致病力的青枯菌.青枯菌经过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3个特征峰,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平板鉴定和采用剪叶法回接番茄组培苗感染试验,发现这3个色谱峰所对应的青枯菌在致病力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峰3组分的致病力最强,峰1组分的致病力最弱.通过对青枯菌进样量与激光光散射仪的响应信号(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当青枯菌进样菌数为9×106~9×108时,菌数与色谱峰面积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该项应用研究为不同致病力青枯菌的快速定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激光光散射仪 , 青枯菌 , 致病力 , 分离 , 定量

青枯雷尔氏菌特征菌株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快速分离条件的优化

郑雪芳 , 刘波 , 朱育菁 , 陈德局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6044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系统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的细菌色谱方法.通过比较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哌嗪-HCl缓冲体系和双蒸水后的菌体数变化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该缓冲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活性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悬浮在乎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和双蒸水中的菌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6.467× 109、6.267× 109和6.233× 109 cfu/mL.透射电镜观察发现,3种溶液处理后,青枯雷尔氏菌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研究了缓冲液pH值、流速及菌体细胞浓度对青枯雷尔氏菌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8.0,流速为2 mL/min,菌体浓度大于1.0× 108 cfu/mL且小于1.0× 1010cfu/mL.该分离条件缩短了分离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为快速分离青枯雷尔氏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细菌等微生物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分离 , 青枯雷尔氏菌 , 细胞表面特性

对数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离子交换色谱行为及其表征

陈昭华 , 刘树滔 , 薛伟明 , 赖伟苹 , 饶平凡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3.011

建立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联用的分离-检测系统研究对数期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方法.实验采用TSKgel SuperQ-TOYOPEARL 650C色谱柱,以20 mmol/L的哌嗪-盐酸缓冲液(pH 6.0)为流动相,倍增系数为21的光散射系统检测,发现对数期的S.aureus表现出两个有规律变化的色谱峰.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前峰的S.aureus为圆形,后峰为椭圆形且有一条明显的横隔壁.采用3-(4,5)-双甲基-2-噻唑-(2,5)-苯基溴化四氮唑盐(MTT)试剂测定这两个色谱峰,发现后峰的增殖能力比前峰高65.3%.实验结果表明,前峰为停止分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峰为处于裂殖状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该方法可作为研究微生物的一种快速而精确的新型分析方法.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对数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