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SmFeAsO0.78F0.22中Mn掺杂对超导电性的抑制效应

鲁俊超 , 张昌锦 , 皮雳 , 谭舜 , 张裕恒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报道了Mn替代Fe对最佳掺杂的Sm-1111体系超导电性的影响.通过电输运及磁性质的测量发现Mn对Fe的替代迅速抑制了超导电性.随着Mn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电阻率ρ和磁化率M逐渐增大.对于低掺杂x<0.25%和未掺杂样品,M接近零,对于≤1%,M从室温到超导转变几乎不变,实验指出Fe2+失去其磁性.我们提出这是由于Fe的3d电子和As的4p电子与不同位置的Fe2+3d电子形成pdσ杂化而致,超导电性来源于杂化电子.从低掺杂样品的不同磁场下ρ~T关系上也得到从300 K到超导几乎是直线以及场下ρ~T类似于Bi系高温超导体的反常行为.Mn3+对Fe2+的替代并未激起Fe的磁性,体系磁矩随Mn增加来源于Mn的局域磁矩.Mn离子的引入降低了电荷载流子的浓度,阻断了Fe-As-Fe的长程pdσ杂化,使超导电性受到抑制.

关键词: SmFeAsO0.78F0.22 , 高温超导电性 , Mn , 掺杂效应

La1.85-2xSr0.15+2xCu1-xTixO4体系的霍尔效应和导电机制研究

王彩霞

低温物理学报

我们采用固相合成法成功地制备出单相双掺杂系列样品La1.85-2xSr0.15+2xCu1-xTixO4,并用X光衍射、电阻率、霍尔效应等实验手段对样品的结构,霍尔效应和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高价态Ti4的掺杂对输运性质地影响.霍尔测量结果表明,对于所有的样品1/RH随温度的呈线性变化,随着Ti掺杂量x的增加,载流子浓度是不断减小的.高价态Ti4+离子被引入到CuO2面后,杂质原子附近的局域电子数密度增大.杂质原子的电子对临近O原子上的空穴的影响将会使空穴失去巡游性而被局域化,被局域化的空穴使该体系引入无规势,这正好形成了可变程跃迁环境,可变程跳跃导电输运机制主导着高温正常态输运性质.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性 , 霍尔效应 , 可变程跳跃

氧掺杂Y0.8Ca0.2Ba2 Cu3 Oy超导体正交-四方相变的正电子湮没实验研究

李领伟 , 曹世勋 , 黎文峰 , 刘芬 , 池长昀 , 敬超 , 张金仓

功能材料

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以及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对Y0.8Ca0.2Ba2Cu3Oy(y=6.32~6.84)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含量y=(6.50±0.05)附近发生正交-四方相变.正电子寿命参数在正交-四方相变发生前后均有明显变化,说明样品内部微观电子结构在发生正交-四方相变附近区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征样品内部电子结构整体平均效应的体寿命参数τb随y的降低而逐渐增大,表明由于氧含量降低导致了样品内部局域电子密度的降低,这和Tc随y降低而降低是一致的.认为该体系在y约为6.50附近正交-四方相变区域Tc出现平台式响应可能与相变过程中区域体系内部电子结构变化上的某种弛豫效应存在某种关联.且讨论了YBCO体系中正电子湮没机制以及它与正交-四方相变与和高温超导电性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 正交-四方相变 , 高温超导电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