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洪
,
阚艳梅
,
徐常明
,
王佩玲
,
张国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101
以六方氮化硼和炭黑(或石墨)为原料,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碳化硼粉体. 碳源、反应气氛和温度对粉体合成产生重要影响. 以炭黑为碳源, 在1900℃真空下保温5 h, 得到了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碳化硼纳米粉体. 与商业粉体相比, 合成的粉体具有较好的烧结活性. 在2000℃/30 MPa/1 h条件下烧结, 样品的相对密度达到97.9%(商业粉体样品为93.1%), 这可归结于合成的粉体具有细小的粒径、低的氧含量和一定程度的孪晶结构.
关键词:
碳化硼
,
boron nitride
,
carbon black
,
nano powder
熊亮萍
,
胡胜
,
任兴碧
,
罗阳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279
为了研究载体对铂(Pt)基疏水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分别选取了炭黑、SiC纳米粉、铈锆复合氧化物(Ce 0.4 Zr 0.6 O2-γ-Al2O3)等三种物质, 在氯铂酸的乙二醇溶液中, 用高压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t基催化剂, 然后将其与聚四氟乙烯一起负载于泡沫镍上, 制成疏水催化剂. 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与组成, 并研究了疏水催化剂对氢氧复合反应及氢水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Pt在载体表面分布均匀, 在Pt/C、Pt/SiC、Pt/Ce 0.4 Zr 0.6 O2-γ-Al2O3中Pt的平均粒径分别为4.46、1.67和1.77nm; Pt/C、Pt/SiC催化剂中Pt存在Pt(0)、Pt(Ⅱ)和Pt(Ⅳ)三种价态; Pt/C、Pt/SiC在泡沫镍表面的分布均匀, 而Pt/Ce 0.4 Zr 0.6 O2-γ-Al2O3分布不均匀. Pt/C/FN对氢氧复合反应和氢水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都较高; Pt/SiC/FN和Pt/Ce 0.4 Zr 0.6 O2-γ-Al2O3/FN对氢氧复合反应的催化活性高, 但是对氢水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很低.
关键词:
铂基催化剂
,
hydrophobic catalyst
,
carbon black
,
nanometer silicon carbide
,
cerium-zirconium composite oxide-γ-alumina
陈晓东
,
王桂芹
,
段玉平
,
李伟平
,
刘顺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456
为了提高吸波剂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炭黑薄膜的钛酸钡复合粒子. 并利用XRD和TEM方法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 同时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导电性能、电磁参数以及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结果表明: 钛酸钡颗粒的直径在50~70nm之间, 包覆层厚度为10~20nm. 包覆工艺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并提高了介电常数, 而且随着复合粒子在吸波材料基体中的含量不同, 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当吸收材料中复合粒子含量达到或超过20wt%时, 复合粒子明显改善了吸收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关键词:
壳-芯型结构
,
barium titanate
,
carbon black
,
compound ceramic
,
electromagnetic
符冬菊
,
刘旭光
,
杜爱兵
,
韩培德
,
贾虎生
,
许并社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576
在微波等离子体条件下, 以乙炔炭黑/二茂铁为原料, 低温合成纳米洋葱状富勒烯(Nano-structured Onion-like Fullerenes: NSOFs). 采用HRTEM、Raman和XRD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的形貌、尺寸、微观结构及其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以乙炔炭黑/二茂铁为原料可大量合成NSOFs, 其外观呈准球状或多面体状、实心、直径分布均匀, 最外碳层由闭合的、呈波浪状的石墨片构成.
关键词: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
,
microwave plasma
,
carbon 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