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峥1
,
2
,
汪勇先1
,
张国欣1
,
韩彦江1
,
2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495
用巯基乙酸(TGA)、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这三种巯基稳定剂在水相中制备了CdTe量子点(QDs). 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 三种稳定剂都成功地利用Cd2+与巯基之间的配位与QDs相结合并起到保护及稳定的作用. 利用荧光光谱对不同QDs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采用GSH作为稳定剂时,QDs的生长速率较快, 且最大发射波长能够达到约680nm; L-Cys-CdTe的生长速率次之, 也能生成具有较大发射波长的QDs; TGA-CdTe的生长速率最慢, 且最大发射波长只能达到约620nm, 但是其荧光强度较高, 适于制备对荧光强度要求较高的QDs. 通过MTT(噻唑蓝)比色法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 同时利用显微镜对细胞形貌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各量子点都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但TGA-QDs对细胞的伤害作用更大,以20μg/mL的浓度对细胞培养24h后, 细胞存活率只有52.6%.
关键词:
稳定剂
,
CdTe
,
quantum dots
,
luminescence
,
cytotoxicity
范俊奇
,
周正基
,
周文辉
,
武四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049
采用两步溶剂热法在氧化氟锡(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CuInS2敏化TiO2纳米棒阵列复合薄膜光阳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复合阵列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 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及光电流?电压(I-V)曲线研究了CuInS2敏化TiO2纳米阵列薄膜的光学及光电化学性质. 研究结果表明, 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被CuInS2敏化后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有明显的增强. 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 (100 mW/cm2), 利用这种复合薄膜作为光阳极组装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29 V, 短路电流密度为0.15 mA/cm2, 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
关键词:
TiO2纳米棒阵列
,
CuInS2
,
solvothermal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
quantum dots (QDs)
陶丽华
,
蔡燕
,
李在均
,
任国晓
,
刘俊康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912
原位合成法制备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 并考察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交流阻抗揭示电解质在石墨烯/CdS量子点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 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64.7mAh/g, 循环20次后可逆容量为888.9mAh/g. 结果显示CdS量子点提高了石墨烯结构的稳定和层间传导性, 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独的石墨烯材料.
关键词:
石墨烯
,
CdS
,
quantum dot
,
lithium-ion battery
,
composite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