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锋李秀艳张波戎利建李依依
金属学报
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 (DMA) 和场发射扫描电镜 (FESEM) 研究了1.0\%Nb, 1.0%Ti和0.5%Cu (质量分数) 添加对Fe--13Cr--2.5Mo合金阻尼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Nb的合金中, 形成的大量(Nb, Mo)C相会阻碍磁畴壁的运动, 严重影响合金的阻尼性能; 当应变振幅大于3.5×10-5时, 析出相 (Nb, Mo)C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会引起静滞后型位错阻尼Qdis-1, 致使在高应变振幅区合金阻尼性能明显提高; 加入Ti或Cu后合金晶界碳化物明显减少, 而晶内析出相明显增多, 导致合金的阻尼性能在低应变振幅区略有降低. 点蚀结果表明, 三种合金元素的添加都能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 其中添加1.0%Ti的合金可同时获得良好阻尼性能和耐蚀性能.
关键词:
Fe--Cr--Mo合金
,
damping capacity
,
precipitation
,
Nb
,
Ti
,
pitting corrosion
谭峰亮
,
刘清友
,
贾书君
,
雷霆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热膨胀仪研究了两种不同铌含量的高等级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抗大变形管线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绘制了静态CCT曲线,分析和比较了两种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值和静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冷速为0.0278~42.5℃·s-1时,先后出现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铌一方面会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相变,不利于控制铁素体组织的含量,另一方面又会阻止其长大,有利于细化铁素体晶粒;铌会抑制粒状贝氏体转变,使CCT曲线明显向右移动,提高多边形铁素体、贝氏体的转变开始温度,缩小多边形铁素体转变温度范围,扩大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关键词:
抗大变形
,
pipeline steel
,
static CCT curves
,
microstructures
,
Nb
迟宏宵马党参刘建华陈再枝雍岐龙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450
基于以Nb替代V的设想, 采用OM, SEM, EDS, 相分析、硬度测定及冲击韧性实验, 研究了不同Nb-V含量对Cr8型冷作模具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Nb提高MC共晶碳化物的析出温度, 包晶反应和包共晶反应的温度也随之提高,初生γ相中C含量的分布更不均衡. 当Nb含量(质量分数)达到1.32%时,
初生γ相界附近更易形成粒状碳化物; 不同Nb-V含量会改变MC共晶碳化物的类型, 随Nb含量的升高, MC共晶碳化物由以VC为主变成VC和少量(Nb, V)C,
再变成以NbC为主和(Nb, V)C复合, 使钢中莱氏体形态更平直; 当Nb含量达到1.32%时,以Nb替代V可显著提高低温淬火硬度, 使淬火硬度峰值向低温区移动, 同时Nb替代V对二次硬化有利, 可以获得更高的回火硬度和抗回火软化性; 实验钢的冲击韧性随Nb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
Nb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程慧玲
,
孟庆森
,
胡利方
,
陈少平
,
雷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FAPAS烧结工艺原位合成了AlMgB14-TiB2复合材料,并分别同步实现了与金属Nb和Mo的扩散连接.利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连接界面扩散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电场、温度场、压力场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扩散层形成机制及扩散连接过程.结果表明,A1MgB14-30%(质量分数)TiB2复合材料与金属Nb和Mo可以实现同步合成和扩散连接,形成宽170~180 μm的均匀致密的扩散连接层;TiB2在烧结过程中富集于连接界面,并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硼元素在浓度梯度作用下的连续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是扩散连接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FAPAS
,
AlMgB14-TiB2
,
金属
,
连接
,
界面
成阳
,
董刚
,
陈国喜
,
邓琦林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激光熔敷技术在42CrMo钢基体上制备了不同铌含量的镍基合金熔敷层,研究了铌含量对熔敷层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镍基合金熔敷层与基体结合处、熔敷层中部、熔敷层表面的组织分别为平面晶、树枝晶、粒状等轴晶组织;随着铌含量的增加,熔敷层组织逐渐由γ-Ni奥氏体、CrB、M7C3和M23C6以及Ni31Si12相转变为由γ-Ni枝晶、枝晶间共晶、NbC小颗粒和少量CrBC4等;当铌质量分数达到10%时,组织明显细化;熔敷层的显微硬度随着铌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铌质量分数达到10%时,显微硬度最高,达到约550 HV0.2,约为不含铌镍基合金熔敷层的两倍.
关键词:
激光熔敷
,
镍基合金涂层
,
铌
,
组织
,
显微硬度
张涛
,
侯华兴
,
林田子
,
张哲
,
杨颖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6.016
研究了建筑结构用钢Q420GJC热轧及正火后的组织、性能及Nb、V析出物变化.采用电解法对热轧和正火后钢板进行Nb、V的析出物定量分析,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析出物观察,结果表明,钢板正火后强度下降明显;热轧钢板厚度方向不同部位V的析出量差别不大,约为加入数量的30%,正火不能有效提高低氮钢中V的析出量,热轧态钢板中Nb的析出量从厚钢板表层到心部递增,空冷后钢板中Nb的析出量大于控冷后Nb的析出量;正火后Nb的析出量稍高于热轧.
关键词:
建筑用钢
,
正火
,
Nb
,
V
,
析出
王和斌
,
侯陇刚
,
张金祥
,
卢林
,
于一鹏
,
崔华
,
张济山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216
采用喷射成形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M3型高速钢和以Nb代V的M3型高速钢.利用SEM(EDS),XRD,OM,TEM,HRTEM研究了Nb对M3型高速钢组织的影响和其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喷射成形消除了宏观偏析,细化了组织,以Nb代V,可在共晶反应前析出MC型碳化物,使其球形化、均匀分布,由于消耗大量C,共晶M2C碳化物数量减少,促使更多W和Mo固溶进基体.均匀分布的高热稳定性含Nb-MC型碳化物能阻碍奥氏体化过程中晶粒长大,但难以固溶,使得回火过程中主要析出与基体共格的M2C型碳化物.喷射成形含Nb钢硬度和弯曲强度高于ASP23钢,大量硬质MC碳化物易于产生应力集中,使其韧性稍低于ASP23.
关键词:
喷射成形
,
M3型高速钢
,
Nb
,
显微组织
莫文林
,
张旭
,
陆善平
,
李殿中
,
李依依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288
采用相图计算、焊材设计、焊材制备、现场焊接和焊缝金属解剖的方法,研究Nb含量对NiCrFe-7焊缝金属组织、缺陷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缝金属中Nb含量增加,焊缝金属晶内MX (M=Nb,Ti,X=C,N)析出相增加,晶界M23C6(M=Cr,Fe)的初始析出温度降低,晶界M23C6析出相减少,且M23C6由多列连续分布转变为单列离散分布;焊缝金属中的高温失延裂纹(ductility-dip-cracking,DDC)的数量和尺寸减少;焊缝金属的强度、塑性和弯曲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NiCrFe-7焊缝金属
,
失延裂纹
,
Nb
,
M23C6
,
MX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