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掺镧改性钛酸钡湿敏陶瓷元件

王智民 , 韩基新 , 刘静波

无机材料学报

以La(OAc)3、Ba(OAc)2、Ti(OnBu)4为起始物, 采用共溶-水凝胶法经陈化获得湿凝胶, 干燥后制得干凝胶, 研磨过筛和埋渗电极、加压成
型为素坯, 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烧结, 制得掺镧LaxBa1-xTiO3陶?瓷传感元件系列 (x=0.00, 0.05, 0.10, 0.20, 0.30), 测试其阻-湿特
性, 从中获得了具有良好特性参数的湿敏陶瓷及其主要工艺条件(x=0.10, 1350℃/1h), 阻-湿特性在工作湿度范围内(相对湿度RH=32.8%~93.6%)的平均灵敏度S=5×104kΩ/RH(%), 线性相关因子r=0.998, 响应时间τ=110s, 湿滞低于4%, 湿敏选择性良好
: 对H2, CH4, CH2=CH2, CH3CH=CH2, CO, C6H6 和CH3CH2OH(g)七种气体具有抗干扰性能. 应用SEM, AFM及XRF对陶瓷的显微结构和
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确定了陶瓷的显微组织, 晶粒尺寸, 晶相结构, 表面粗糙度和全元素分析. 讨论了掺镧改性的可能机理: La3+不等价取代Ba2+, 引起Ti4+捕获一个自由电子而变价为Ti3+, 该?电子在适宜的陶瓷显微结构下受水分子影响易于进入导带, 使掺镧钛酸钡得以
半导化; 半径较小的La3+取代半径较大的Ba2+, 则降低四方晶相的晶格畸变度δ, 即晶轴比c/a变小, 使四方晶格的不对称性及各向
异性?降低, 从而减少陶瓷烧结后冷却过程中内应力引起的破裂.

关键词: 掺镧改性钛酸钡LaxBa1-xTiO3 , ceramic element , humidity sensitivity ,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超细YAl2颗粒复合球磨表面改性研究

牛莉叶 , 张清清 , 吴国清 , 姜惠仁 , 陶冶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6.014

研究表明采用复合球磨表面改性方法对改善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研究不同的Mg颗粒与超细YAl2颗粒进行复合球磨时对超细YAl2颗粒的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不同的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对超细YAl2颗粒与Mg颗粒复合球磨包覆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超细YAl2颗粒和3种Mg颗粒的形貌、显微硬度及相组成作了测定和分析讨论,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EDS)方法对YAl2/Mg复合颗粒的形貌及包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工业镁粉颗粒呈厚片状,近似椭圆形,当量直径(D)约为70 μm;镁屑(锯态)呈薄片状,且有明显的尖角,当最直径约为350 μm;镁屑(钻态)颗粒整体呈片状,颗粒表面有大量机械加工造成的“板筋状”微结构,当量直径约为1700 μm.工业镁粉、镁屑(锯态)及镁屑(钻态)3种Mg颗粒的显微硬度值相近,但其厚径比(H/D)差别较大,分别为0.14,0.03,0.06~0.12.小同的Mg颗粒对超细YAl2颗粒复合球磨后表面改性的效果影响从高到低依次是:镁屑(锯态)、工业镁粉、镁屑(钻态),这种现象与3种Mg颗粒的厚径比值有着显著的反比关系.采用球磨转速为150 r·min-1时,超细YAl2颗粒与镁屑(锯态)混合球磨2h后超细YAl2颗粒表面被Mg膜包覆,超细YAl2颗粒的分散性提高显著.

关键词: 超细YAl2颗粒 , Mg颗粒 , 表面改性 , 球磨 , 组织表征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