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长元
,
于永波
,
刘作华
,
杜军
,
范兴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4.002
转炉钒渣含有TiO2 、Al2O3和硅酸盐,物料焙烧过程容易形成包裹钒铁尖晶石相,不利于低价钒的氧化转化,降低熟料钒化合物的浸出率.试验通过采用硼钙石作为添加剂,改善转炉钒渣钙法焙烧性能.结果表明,硼钙石可有效破坏含钒尖晶石相外层的硅酸盐,强化转炉钒渣钙法焙烧物相转化,从而降低焙烧过程温度,节约能耗.
关键词:
提钒
,
转炉钒渣
,
焙烧
,
硼钙石
刘朝卿
,
刘然
,
吕庆
,
刘小杰
,
张欣媛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6.024
对冀东磁铁精粉球团矿的矿相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冀东磁铁精粉焙烧球团矿的主晶相是赤铁矿,焙烧制度和预热制度都影响球团矿的显微特征,当球团矿预热温度950~1 000℃、预热时间20 min时,球团中Fe3O4基本完全氧化,Fe2O3再结晶明显,晶粒开始凝聚.当焙烧温度在1 300℃以上时球团矿有分解型Fe3O4出现,所以焙烧温度应选择在1 300℃以下较为合适.在焙烧温度1 250~1 275℃、焙烧时间大于20 min条件下,球团的抗压强度大于2 000 N/个.
关键词:
球团矿
,
磁铁精粉矿
,
矿相结构
,
预热
,
焙烧
郑权
,
宋文臣
,
李昆
,
李宏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03
为了实现钒渣熔融法提钒新工艺最大限度的钒回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钒渣熔融法提钒和焙烧法提钒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熔融法提钒时钒渣浸出率比焙烧法偏低,XRD分析显示熔融法处理得到的熟料氧化程度较低.分析得知,温度过高、氧化时间较短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熔融法试验进行改进,通过降低吹氧时的温度,延长吹氧时间,使浸出率达到了焙烧法提钒的水平.
关键词:
钒渣
,
熔融
,
焙烧
,
氧化钠化
,
钒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