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V元素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路 , 陈江华 , 夏申琳 , 杨淑晟 , 王双宝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维式显微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测试、能谱分析(EDS)、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及高角度环形暗场像-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HAADF-STEM)等方法研究了V元素对2519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的V之后,合金的时效峰值延后,峰值硬度与峰值强度均降低;合金中形成了由Al、V和Ti等组成的粗大相,它们容易破裂形成裂纹源,导致合金强度降低;HAADF-STEM研究发现晶粒内存在由Al、V、和Cu等组成的纳米析出相,大量占用了强化相θ’相所需的Cu原子,是导致强度降低的另一原因;另外,拉伸过程中较大的变形量及不均匀变形导致合金表面出现了橘皮现象.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微量元素V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 热处理

时效温度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慧中 , 梁霄鹏 , 李洲 , 郭菲菲 , 张新明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显微硬度、力学性能测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2519铝合金在135~200℃时效时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519铝合金在135,150℃时效响应缓慢,在165,180,200℃时效时具有明显的三阶段时效特征,即欠时效、峰值时效和过时效;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达到峰值时效的时间逐渐缩短,分别为15,9,6 h;峰值硬度逐渐降低;分别为127,122,118 HV;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铝合金的塑性逐渐降低;适宜的时效温度为165℃.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时效温度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稀土钇对2519合金组织及耐热性能的影响

李慧中 , 张新明 , 陈明安 , 周卓平 , 龚敏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1.011

采用X射线、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微量稀土Y对2519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9合金中Y元素与Cu,Al元素主要形成Al6Cu6Y金属间化合物,并沿晶界分布.这些金属间化合物有效阻碍高温时基体的变形和晶界的移动,提高合金高温强度.添加0.20%Y(质量分数)可使合金200℃时的抗拉强度提高30%,但伸长率有所下降.Y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含Y化合物聚集长大成块,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降低.同时发现,微量的Y细化了合金的再结晶组织,细化了合金强化相θ′相.添加0.10%Y时可使合金的室温强度提高20MPa.

关键词: 稀土 , , 2519铝合金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热稳定性

2519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化

李慧中 , 梁霄鹏 , 张新明 , 黄伯云 , 张传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2519铝合金高温变形组织演化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O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合金在不同压缩条件下的组织形貌特征.结果表明,25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450 ℃、应变速率为0.01~1 s-1条件下,仅发生动态回复;而在变形温度为350~450 ℃,变形速率为10 s-1的条件下变形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和几何动态再结晶.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热压缩 , 显微组织 , 动态再结晶

热处理制度对2519铝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李慧中 , 张新明 , 陈明安 , 周卓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1.005

通过拉伸测试、显微硬度测试、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2519铝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6状态相比,2519合金经T8处理后,合金的强度、硬度提高,合金峰值时效时间提前,但塑性降低,同时,晶内沉淀析出的θ′相数目增加、尺寸减小、分布均匀,沿晶界析出的θ′(θ)相数量减少,且不连续分布,无沉淀带变窄.T8处理提高了合金峰值时效态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关键词: 热处理 , 2519铝合金 , 组织 , 晶间腐蚀 , 力学性能

2519铝合金及焊缝应力腐蚀性能研究

刘玲霞 , 周古昕 , 彭建中 , 王生 , 乔立 , 宋建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9.02.020

用美国ER2319焊丝,采用钨极氩弧焊接和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焊接2519铝合金板材.对两种焊接工艺焊接的板材焊缝部位取样,用慢应变速率试验方法,研究2519铝合金板材及两种焊接工艺焊接的接头,在3.5%NaCl溶液中,1.58×10-6S-1的慢应变速率下的应力腐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2519铝合金板材及焊缝抗应力腐蚀性能较好;用钨极氩弧焊接工艺焊接的试样,在惰性气体中试样断在焊缝的熔合线附近: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焊接试样,不论在惰性气体还是在3.5%NaCl溶液中,均断裂在焊缝部位.焊缝区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好于板材.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焊接接头 , 慢应变速率 , 应力腐蚀

Mn含量对2519铝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慧中 , 周古昕 , 张新明 , 陈明安 , 梁霄鹏 , 高慧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1.001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测试、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等手段研究了Mn含量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n含量小于0.29wt%,合金的强度随Mn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Mn含量大于0.29wt%后,合金强度随Mn含量的增加却有所降低;随Mn含量的增加,合金170 ℃时效硬化速度逐渐加快,峰值时效时间提前,但合金的延伸率随M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Mn含量大于0.29wt%,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随Mn含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综合考虑合金的强度和塑性,2519铝合金中的Mn含量以0.29wt%为宜.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Mn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预变形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慧中 , 张新明 , 陈明安 , 周卓平 , 龚敏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拉伸测试、显微硬度测试、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变形降低了合金于180℃时效第一阶段的硬化效果,提高了合金峰值硬度及强度,缩短了峰值时效时间.预变形合金强度、硬度的提高是由于θ′相的数目增加和尺寸减小.细小弥散的θ′相有利于阻碍位错的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合金的塑性.综合考虑合金的强度和塑性,2519铝合金时效前的预变形以15%为宜.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预变形 , 时效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Nd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耐热性能的影响

张新明 , 王文韬 , 刘波 , 陈明安 , 刘瑛 , 高志国 , 叶凌英 , 贾寓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等研究微量Nd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4% Nd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最适宜;Nd元素与Cu和Al 元素主要形成Al8Cu4Nd金属间化合物,并沿晶界分布.这些金属间化合物有效地阻碍高温时基体的变形和晶界的迁移,从而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强度.Nd能细化合金的时效强化相,提高合金力学性能.添加0.14% Nd时,合金在300 ℃时的抗拉强度提高15.4%,室温抗拉强度提高4.4%;当Nd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降低.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热稳定性 , 稀土 , Nd

冷轧变形量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慧中 , 梁霄鹏 , 陈明安 , 张新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显微硬度、拉伸测试,透射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工艺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加速了2519铝合金在165℃下的时效过程,缩短了峰值时效时间,并随冷轧变形程度的增加,析出强化相θ'相愈弥散、愈细小,这些弥散而细小的θ'相有利于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随冷轧变形量的增加2519铝合金中的无沉淀析出带逐渐变窄,合金的伸长率逐渐降低.2519铝合金时效前的冷轧变形量应在10%~15%之间.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形变热处理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