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镧对ADC12铝合金固溶时效组织的影响

闫洪 , 李正华 , 黄昕

稀土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EDS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镧对ADC12铝合金固溶时效显微组织、固溶温度条件对ADC12稀土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镧后,固溶时效组织中粗大的块状多边形初晶硅消失;针状的共晶硅形貌得到改善,由长针状变为短棒状,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细化和球化,且弥散分布;同时加入镧后有害化合物形态得到改善,且固溶温度越高,有害金属间化合物溶解越多,晶粒越细小;镧质量分数为0.3%,硅相细化、球化效果较佳,过量的镧会生成大量的黑色针状金属间化合物.

关键词: , ADC12铝合金 , 固溶处理 , 时效处理

铝合金连杆的液态模锻成形工艺

唐全波 , 杜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根据液态模锻成形工艺原理,设计铝合金连杆的液态模锻成形模具结构,并进行液态模锻成形工艺试验.对工艺试验中获得的连杆制件进行T6热处理,经宏观缺陷检查及金相观察发现,制件无缩孔缩松、无冷隔、浇不足、热处理鼓泡等铸造缺陷,组织致密并具有塑性变形特征.借助液态模锻成形工艺具备液态压力充型、压力下结晶凝固、压力补缩和固态塑性变形的特点,获得连杆制件的力学性能,平均达到σb=358 MPa、δ=5.1%,较压铸连杆分别提高47.3%和64.5%.

关键词: 液态模锻 , 挤压铸造 , ADC12铝合金 , 连杆

Sm对ADC12铝合金变质效果影响的研究

饶远生 , 闫洪 , 胡志 , 单萍 , 黄碧浩

材料导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1.0%(质量分数)的Sm变质对ADC12铝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0%的Sm能使合金中α-Al相和共晶硅相均得到明显细化,α-Al相二次枝晶间距由51 μm减小到15 μm,平均晶胞尺寸由90 μm减小到40 μm;共晶硅由粗大的针状变为尺寸较小的短棒状或圆球状,圆整度得到提高;变质后的合金中生成了高熔点Al11Sm3金属间化合物.

关键词: Sm , ADC12铝合金 , 细化 , 变质 , 显微组织

La/Yb改性ADC12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张小军 , 闫洪 , 杨雪春 , 李正华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1009

采用销盘式摩擦副,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结合OM、SEM结果,探讨稀土添加量和滑移速度对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添加量为0.6%时,铝合金的耐磨性达到较好状态,而在相同的稀土添加量条件下,随着滑移速度的增大,磨损率有所增大,而摩擦系数有所减小.不同实验条件表现出的磨损机制也不同,滑移速度恒定200 r·min-1时,ADC12基体和0.9%稀土铝合金主要为疲劳磨损、剥层磨损以及热软化磨损,0.6%稀土铝合金表现为稳定的磨粒磨损为主,而0.3%添加量的合金则为三体磨粒磨损.固定稀土含量为0.6%时,在滑移速度较小的100 r·min-1前提下,稀土合金以剥离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150 r·min-1条件下则以三体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

关键词: La/Yb , ADC12铝合金 , 摩擦磨损 , 滑移速度

流变处理下ADC12铝合金初生相演变

胡钊华 , 吴国华 , 张鹏 , 刘文才 , 庞松 , 张亮 ,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084-0

采用差式扫描热量法、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机械滚筒流变处理下ADC12铝合金的初生相演变.半固态浆料分析表明:合金的固相率随着滚筒转速的提高从0.38增加到0.43,但圆整度从0.45降低到0.38.随着浇注温度从620℃降到580℃,合金固相率和初生相平均颗粒尺寸随着浇注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初生相形貌由近球形转变为玫瑰形.在流变压铸条件下,合金中初生相α(Al)颗粒形貌圆整、颗粒细小并分布均匀.在595和605℃之间进行流变压铸可以获得最佳的显微组织.晶粒控制生长理论是ADC12铝合金实现流变处理的理论依据,半固态浆料在压铸成型中服从Mullins-Sekerka准则.

关键词: ADC12铝合金 , 初生相 , 流变处理 , 近共晶铝合金

车用ADC12铝合金的黄斑腐蚀问题

宛萍芳 , 王宏伟 , 陈拯 , 于磊 , 于金鑫 , 陈培磊

腐蚀与防护

ADC12铝合金的中性盐雾试验表明,基体中Cu元素的含量升高,会较早引起基体表面产生黄斑腐蚀,表面进行机械处理会延迟其产生黄斑腐蚀的时间.

关键词: ADC12铝合金 , 黄斑腐蚀 , 腐蚀产物形态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