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
漆波
,
陈清华
,
崔文智
,
李隆键
,
梁大镁
材料导报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铝基板上制备了Cu-Al2O3复合涂层,以复合涂层为催化荆进行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实验前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之间和涂层与基板问的结合主要为机械咬合,孔隙率较高,与喷涂颗粒相比,涂层没有相的变化;喷涂后Al2O3颗粒发生了破碎,而Cu颗粒变形不充分,Cu颗粒特性导致涂层中铜含量比粉末中的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表明,Cu-Al2O3复合涂层由于含氧高而具有比纯铜涂层更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冷喷涂
,
Cu-Al2O3
,
功能涂层
,
制氢
,
甲醇重整
程建奕
,
汪明朴
,
李周
,
方善峰
,
郭明星
,
刘施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测量和金相、电镜观察对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冷加工及退火后性能和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随冷拉拔变形量增大,σb和σ0.2逐渐升高,δ逐渐下降,电导率则变化甚微.合金经92%的变形后,σb,σ0.2,δ和电导率分别为490 MPa,485 MPa,10%和91.4%IACS,其在400℃~1000℃温度范围退火后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回复.不同变形量的合金样品900℃1 h退火后性能均回复至挤压态水平,且未见再结晶现象.冷拉拔有利于粉末颗粒间进一步冶金化结合.
关键词:
Cu-Al2O3
,
弥散强化
,
显微组织
,
性能
,
冷加工
程建奕
,
汪明朴
,
钟卫佳
,
王艳辉
,
李周
,
洪斌
,
熊晓明
,
曹先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3.01.004
利用内氧化法制备了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并对其挤压态、冷拉态、退火态棒材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挤压后的棒材经65%和90%的变形量冷拉拔后,存在明显的加工纤维组织,σb分别达468和495MPa,相对电导率分别为90%和89%IACS;1030℃×0.5h高温退火后再结晶现象并不明显,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且变形量越大,高温退火后强度下降越小;合金的拉伸断口表现为韧性与脆性的混合型断裂.
关键词:
内氧化
,
Cu-Al2O3
,
弥散强化
,
纤维组织
,
强度
,
电导率
程建奕
,
汪明朴
,
李周
,
郭明星
,
曹先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2.005
研究了一种简化的短流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几种不同成分的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对Cu-0.3wt%Al合金粉末内氧化的研究表明,在700℃~900℃内氧化时,早期进行得非常迅速,硬度的提高主要发生在1 h以内;不同温度下内氧化达到硬度峰值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且900℃内氧化时硬度的峰值为最高(HV=141).随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挤压态合金σb和σ02均逐渐升高,但其增速随Al2O3的增加有逐渐减缓之势.经不同变形量的冷拉拔后,σb和σ0.2基本呈相对均匀的速度增加,且随Al2O3含量的增加,加工硬化的速率逐渐变慢,延伸率则相应降低,电导率的下降幅度不大.所有Cu-Al2O3合金在退火后均能保持其大部分强度(≥72%).
关键词:
Cu-Al2O3
,
短流程
,
弥散强化
,
性能
程建奕
,
汪明朴
,
李周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4.03.030
对Cu-0.54%Al2O3弥散强化复合材料的拉伸变形和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挤压比为30∶1 的热挤压后,复合材料的σb、σ0.2、δ和σ0.2/σb分别高达340 MPa、250 MPa、24%和74%.冷加工后合金的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但σ 0.2/σb仍保持较高的值.挤压态合金的加工硬化指数n为0.256,明显低于纯铜.铜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平均尺寸为18 nm,间距为100 nm的Al2O3纳米粒子,提高了铜基体的强度,阻碍了高温退火时再结晶的发生,降低了合金的加工硬化速率.挤压态合金的拉伸断口宏观上为杯锥状,微观上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关键词:
Cu-Al2O3
,
弥散强化
,
拉伸变形
,
断裂
,
加工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