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天冬氨酸-L-半胱氨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铅的研究

王玲玲 , 刘雪 , 余萌

冶金分析

利用L-半胱氨酸-石墨烯-L-天冬氨酸纳米复合膜构建pb2+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环境水样中铅的灵敏测定.首先将石墨烯和L-半胱氨酸通过电聚合制备了L-半胱氨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然后利用戊二醛通过共价键合连接上L-天冬氨酸,制备了L-天冬氨酸-L-半胱氨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由于L-天冬氨酸的良好选择性以及石墨烯的好导电性能,提高了传感器对pb2+的信号响应和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测定1×10-7 mol/L的pb2+,10倍量的Cu2+、Ca2+、Co2+、Cd2+、Mn2+、Zn2+、Ni2+、Hg2+几乎不干扰测定(峰电流改变小于5%).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铅离子的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0×10-9~6.0×10-6 mol/L,检出限为6.0×10-10 mol/L(S/N=3).该修饰电极用于环境水样中铅的测定,测定值与ICP-AES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关键词: L-天冬氨酸 , L-半胱氨酸 , 石墨烯 , , 电化学传感器

L-半胱氨酸改性Fe3O4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及其应用

李波 , 黄忠兵 , 孟宪伟 , 唐芳琼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4.02.163

以L-半胱氨酸为表面改性剂与粒径调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良好分散稳定性的磁性Fe3 O4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磁饱和强度测定仪(VS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L-半胱氨酸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分布、晶型结构、分散稳定性等的影响,理论推导了L-半胱氨酸改性后的Fe3O4纳米粒子(L-Fe3O4纳米粒子)的生成机制,将该材料作为载体吸附金种后探讨其在催化对硝基苯酚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沉降22 h时,调节pH值为7.0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的沉降高度大约是L-Fe3O4纳米粒子的6.5倍;吸附金种后的L-Fe3O4纳米粒子催化效率大约是未改性Fe3O4纳米粒子的5倍.L-半胱氨酸有效的改善了Fe3O4纳米粒子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相容性,保护并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在污水处理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关键词: 水热法合成 , Fe3O4纳米粒子 , L-半胱氨酸 , 分散稳定性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涂料中痕量砷和锑

谢华林 , 刘宏伟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10.017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用L-半胱氨酸预还原法,测定了涂料中痕量砷和锑.讨论并确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58μg/L和0.075μg/L,回收率为98.5%~100.3%,相对偏差分别为0.6%和0.9%.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 L-半胱氨酸 , 涂料

L-半胱氨酸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李永锋 , 刘燕珍 , 杨永岗 , 温月芳 , 王茂章

材料导报

采用改进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在水中超声分散获得氧化石墨烯水溶胶,并加入L-半胱氨酸于95℃进行回流反应后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差热扫描仪等探讨氧化石墨烯还原前后的结构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能有效还原氧化石墨烯,且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在乙醇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其所制薄膜的导电率为500S/m.由此法制备的石墨烯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电容器和传感器等器件中.

关键词: 氧化石墨 , 石墨烯 , L-半胱氨酸 , 还原

交联剂改性小麦醇溶蛋白/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王可 , 宋义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分别以戊二醛、L-半胱氨酸为交联剂,以甘油为增塑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交联小麦醇溶蛋白/壳聚糖(60/40 w/w)复合膜,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吸湿与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两种交联改性可显著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与杨氏模量,40%RH下,0.15wt%戊二醛使复合膜拉伸强度提升近3倍,杨氏模量增大约8倍;戊二醛交联可降低复合膜的溶解度,而L-半胱氨酸则使复合膜的溶解度有所增加.

关键词: 小麦醇溶蛋白 , 壳聚糖 , 戊二醛 , L-半胱氨酸 , 交联改性

L-半胱氨酸分子辅助溶剂热合成铜铟硫光伏材料

蔡文 , 胡杰 , 赵寅生 , 向卫东 , 钟家松 , 刘丽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CuCl2·2H2O为铜源,InCl3·4H2O为铟源,L-半胱氨酸为硫源,N, N 二甲基甲酰胺(N, 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在180 ℃下反应16 h合成了CuInS2微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相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由厚度为10~50 nm纳米片组成的球状CuInS2微晶.并对由纳米片组成的球状CuInS2微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溶剂热 , CuInS2光伏材料 , 球状微晶 , 纳米片 , L-半胱氨酸

基于L-Cys/MWCNT/HRP修饰金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马美萍 , 曹建明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1.012

制备了以L-半胱氨酸(L-Cys)、多壁碳纳米管(MWCNT)、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的H2O2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测定溶液PBS的温度和pH值对电极响应H2O2的影响,考察了电极的重现性、抗干扰能力及使用寿命等.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 H2O2传感器 , 金电极 , L-半胱氨酸 , 辣根过氧化物酶 , 多壁碳纳米管

水溶性ZnS∶Ni量子点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熊玉箫 , 黄风华

人工晶体学报

以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水溶液中合成了ZnS∶Ni量子点.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PL)对量子点的结构、组成、形貌及光谱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S∶ Ni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结构,颗粒呈球形,平均尺寸约为2.9 nm,分散性良好;随着Ni2掺杂浓度的增加,ZnS∶ Ni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Ni2+掺杂浓度为0.7%时,发射强度达到最大.经室内自然光照后,ZnS∶ Ni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达15.4%.修饰在量子点表面的L-半胱氨酸使该量子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大分子可偶联性.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 ZnS∶Ni量子点 , L-半胱氨酸 , 荧光量子产率

GSH、L-Cys和6-MP诱导纳米金聚集行为的分析与应用

孙桂敏 , 梁晓青 , 杨培慧 , 蔡继业

材料导报

利用纳米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光谱研究了谷胱甘肽(GSH)、L半胱氨酸(L-Cys)和6-巯基嘌呤(6-MP)3种巯基化合物与纳米金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3种巯基化合物均能诱导纳米金聚集导致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红移.聚集后的纳米金对介质环境(如溶液极性)的变化较敏感,其吸收峰随着加入分析物的极性变化有规律地红移,并且吸光度也线性下降.可根据波长的红移或吸光度变化确立定量关系,可望用于分析对象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纳米金 ,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 谷胱甘肽 , L-半胱氨酸 , 6-巯基嘌呤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对间苯二酚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王春涛 , 王芳 , 罗辉 , 韩继红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1.03.001

研究了pH对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影响,发现该膜对间苯二酚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 =6.86的L-半胱氨酸溶液中制得的膜最致密.在pH =5的醋酸钠-醋酸缓冲溶液中,间苯二酚在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且峰电流与间苯二酚浓度在0.1-0.6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是0.992 8,检出限为10μmol/L.

关键词: 自组装膜 , 铜电极 , L-半胱氨酸 , 间苯二酚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