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碳/碳复合材料纤维束/基体界面强度的表征

景介辉 , 黄玉东 , 刘丽 , 姜再兴 , 阚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获得准确表征纤维束界面强度的方法,对影响纤维束界面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顶出方法对纤维束界面强度进行表征,利用SEM和Micro-CT研究了纤维束界面层微结构对纤维束界面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纤维束界面的断裂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纤维束界面层含有不同程度的脱粘和裂纹缺陷结构,影响了纤维束的界面强度,其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离散性,但其符合Weibull分布;纤维束界面层破坏过程具有由弱结合区域到强结合区域的渐进性.纤维束界面层微结构的差异性和界面层破坏的渐进性是产生纤维束界面强度测试结果离散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纤维束/基体界面 , Weibull分布函数 , Micro-CT

利用高分辨同步辐射Micro-CT定量三维表征含Ti铁素体不锈钢铸坯中氧化物夹杂*

杨文 , 张立峰 , 任英 , 段豪剑 , 张莹 , 肖向辉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226

采用高分辨同步辐射计算机微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对含Ti铁素体不锈钢铸坯中氧化物夹杂进行了三维检测, 定量分析了氧化物夹杂数量、体积和尺寸等特征在铸坯厚度方向的分布规律, 并与自动扫描电镜ASPEX的二维检测结果对比. 结果表明, Micro-CT能够更准确地实现钢中夹杂物的无损检测. Micro-CT检测到的氧化物基本都为球形, 各位置夹杂物数量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减少. 氧化物数量密度和体积分数整体上在铸坯厚度中心最大, 并随着距厚度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在铸坯表层附近达到最小值. 而氧化物平均等效直径在铸坯表层附近最大, 在内弧1/4厚度附近最小.

关键词: 同步辐射 , Micro-CT , 定量三维表征 , Ti处理铁素体不锈钢 , 氧化物夹杂 , 连铸板坯

利用高分辨同步辐射Micro-CT定量三维表征含Ti铁素体不锈钢铸坯中氧化物夹杂

杨文 , 张立峰 , 任英 , 段豪剑 , 张莹 , 肖向辉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226

采用高分辨同步辐射计算机微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对含Ti铁素体不锈钢铸坯中氧化物夹杂进行了三维检测,定量分析了氧化物夹杂数量、体积和尺寸等特征在铸坯厚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并与自动扫描电镜ASPEX的二维检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Micro-CT能够更准确地实现钢中夹杂物的无损检测.Micro-CT检测到的氧化物基本都为球形,各位置夹杂物数量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减少.氧化物数量密度和体积分数整体上在铸坯厚度中心最大,并随着距厚度中心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在铸坯表层附近达到最小值.而氧化物平均等效直径在铸坯表层附近最大,在内弧1/4厚度附近最小.

关键词: 同步辐射 , Micro-CT , 定量三维表征 , Ti处理铁素体不锈钢 , 氧化物夹杂 , 连铸板坯

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CT分析

阚晋 , 孟松鹤 , 王军

硅酸盐通报

C/C复合材料具有复杂的内部微观结构,含有很多孔洞和裂纹,这些孔洞和裂纹对C/C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用高精度Micro-CT对C/C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测,发现使用Micro-CT能够获得无损的原位的C/C复合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特征.通过观测发现在C/C复合材料的内部,纤维与基体界面上存在大量的脱层和裂纹,而在基体内部存在大量的空洞,而纤维束内部的裂纹和空洞非常少见.在观测的基础上对C/C复合材料内部的脱层、裂纹和孔洞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它们尺度大小的概率分布函数,为进一步研究C/C复合材料的性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Micro-CT , 界面脱层 , 概率分布函数

C/C复合材料液相浸渍制备工艺及其力学性能模拟

梁军 , 卢琦 , 阚晋 , 陈海龙

复合材料学报

针对酚醛先驱体C/C复合材料液相浸渍制备工艺各组分相的化学转化特性,基于Arrhenius方程建立了C/C复合材料液相浸渍制备工艺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固化-炭化和石墨化两个重要的工艺阶段各组分相的体积变化规律,得到的气孔体积分数与Micro-CT系统扫描处理的细编穿刺C/C复合材料微结构图像中气孔体积分数相吻合,并结合均匀化方法对制备过程材料基体有效弹性模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材料基体的有效弹性模量随着致密化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每一次致密化过程中材料基体的有效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石墨化工艺过程中材料基体的有效弹性模量达到某一值后保持平稳.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液相制备工艺 , 均匀化方法 , 有效弹性模量 , Micro-CT

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层的形成过程

景介辉 , 黄玉东 , 刘丽 , 姜再兴 , 姜波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1309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纤维束界面不同成型阶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探索束界面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规律.采用顶出实验、SEM、Micro-CT、XRD以及Raman对不同成型阶段的炭/炭复合材料中纤维束/基体界面剪切强度、界面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材料密度较低时,石墨化程度增加不利于束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大,束界面剪切强度明显升高.通过对其界面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沥青浸渍、炭化和石墨化的制备过程中,炭基体优先在束内形成,然后逐步向束界面层及束间空间发展,最后束界面层组织结构趋于完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其界面层组织结构的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其结晶程度也不断增强.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纤维束 , 界面 , Raman光谱 , Micro-CT

芯壳结构竹塑复合材料密度及微观结构的CT分析

羡瑜 , 王翠翠 , 李海栋 , 王戈 , 程海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9.020

以竹屑、高密度聚乙烯(HDPE)、竹浆纤维、纳米碳酸钙及白泥为主要材料,采用聚合物共挤出技术制备芯壳结构竹塑复合材料.利用Micro-CT扫描技术对复合材料内部结构进行了观测,同时还对断面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壳层材料的复合材料断面CT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可清晰地反映复合材料内部缺陷.Micro-CT三维空间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4种不同壳层材料的芯壳结构竹塑复合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可视化的精细表征,且重建密度表现出与实测密度趋势一致.壳层加入白泥或纳米碳酸钙的复合材料的剖面密度在厚度方向上呈现出壳层密度高而芯层密度低.不同壳层材料的复合材料CT图像阈值分布在26.1到95.6之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T图像阈值与密度的关系.

关键词: Micro-CT , 密度 , 微观结构 , 芯壳结构 , 竹塑复合材料

基于显微CT技术的C/C-SiC复合材料孔隙率测量方法

江柏红 , 周金帅 , 高晓进 , 江玉朗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4.028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CT技术的测量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新方法,研究了C/C-Si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测量原理,讨论了测量区域体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微CT技术能够获取复合材料内部三维微观图像,通过灰度直方图阈值分割法能够较为精确测量C/C-Si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并且只有选择的测量体积范围超过一定值时才能获得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 显微CT , 孔隙率 , 灰度直方图 , 阈值分割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