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退火工艺对Nb-Ti IF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郑之旺 , 王平利 , 王敏莉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7.05.027

以典型成分Nb-Ti IF钢冷轧硬卷为研究材料,结合改良森吉米尔法和美钢联法连续热镀锌线的工艺特点,采用Gleeble-1500模拟退火方法和金相、X射线织构测试和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退火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加热温度在720℃以上时为完全再结晶组织,加热温度在720℃至840℃间变化时,铁素体晶粒度在10.0级左右,加热温度为880℃时,铁素体晶粒度为9.0级,模拟2号线工艺相对模拟1号线工艺而言,在相同的加热温度条件下,铁素体晶粒稍粗大一些;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下降,当加热温度为920℃,因保温后快速冷却得到非等轴组织,虽然组织粗化,但硬度却有所提高,2号线相对1号线工艺而言,由于铁素体晶粒尺寸较粗大,因而显微硬度较低;当加热温度为840℃时,保温时间在30s至60s间变化时,铁素体晶体尺寸变化较小,但当加热时间从30s增加到45s时,显微硬度明显降低,加热时间进一步增加到60s时,显微硬度变化不大.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223}<110>和{114}<110>织构,且退火工艺条件对它们的影响较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554}<225>、{111}<112>和{111}<110>等组分的取向密度增加趋势较明显,特别是在模拟2号线工艺条件下.

关键词: 再结晶退火 , Nb-Ti IF钢 , 显微组织 , 织构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