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RH上升管喷嘴数量及其布置对流动、混合与传质的影响

舒宏富 , 宋超 , 张晓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6.03.006

通过物理模拟测定了RH精炼过程的循环流量、钢包的均混时间、真空室内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及容量传质系数,重点分析了RH上升管内的提升气体用喷嘴个数及其布置对上述4个方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气体用喷嘴个数及其布置对RH内钢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循环流量随喷嘴个数和气泡行程的增加而增大,但均混时间、平均停留时随喷嘴个数和气泡行程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RH精炼 , 循环流量 , 物理模拟 , 容量传质系数 , 平均停留时间 , 均混时间

超深冲Ti-IF钢的冶炼工艺控制

胡放 , 吴光亮 , 刘新彬

钢铁研究

为了采用“KR-BOF-RH-CC”工艺路线生产出力学性能更好的超深冲Ti-IF成品钢(DC06),对冶炼过程中KR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和连铸的关键冶炼工艺参数和有害元素进行了优化控制,确定了合适的冶炼工艺控制方案.优化后,钢中w(P)平均降低0.004 7%,钢中Ti的收得率提高了36.2%,屈服强度平均降低了20 MPa,伸长率、塑性应变比和应变硬化指数进一步提高,成品部件冲压无开裂和其他质量问题.

关键词: 超深冲 , Ti-IF钢 , RH精炼 , TiN , 深冲性能

RH真空压降模式对超低碳钢脱碳速率的影响

李崇巍 , 成国光 , 王新华 , 朱国森 , 崔爱民

钢铁

以迁钢RH炉为背景,通过RH真空处理脱碳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真空压降模式对整体碳含量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真空度提高越快,脱碳反应的脱碳速率越大,所得到的终点碳含量也越低,真空度达到5kPa的时间提前3min,终点碳的质量分数可降低20×10-6左右;真空压降平台出现前后,整体脱碳速率分别出现峰值的变化;消除真空压降平台后增加了2个峰值之间的脱碳速率,达到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低碳含量的目的。

关键词: RH精炼 , 真空 , 数学模型 , 脱碳

IF钢碳含量不稳定因素分析

陈亮 , 陈天明 , 张桂芳 , 曾建华 , 施哲 , 古隆建

钢铁钒钛

针对攀钢IF钢RH处理过程终点碳含量偏高及不稳定的问题,对IF钢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RH处理前钢水[C]及a[O]、真空度、脱碳时间、钢包耐火材料及合金增碳等是影响IF钢碳含量偏高及不稳定的主要因素.RH进站[C]含量高于0.045%,终点碳含量与进站碳含量成正比关系;最小真空度越低,脱碳时间越长,终点碳含量就越低.为保证攀钢IF钢碳含量合格,应将RH进站钢水碳含量控制在0.030%~0.045%、a[O]控制在(500~700)×10-6,加强设备监控与维护以维持足够的深真空时间和进一步降低真空度.为减少RH处理后期钢液增碳,在保证真空室不结冷钢的前提下应使用渣线部位不含碳的钢包及低碳合金.

关键词: IF钢 , RH精炼 , 脱碳 , 真空度 , 钢水增碳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控制

张峰 , 吕学钧 , 王波 , 马志刚 , 张毅 , 李光强

钢铁钒钛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高效硅钢,进行了RH精炼稀土处理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稀土处理条件,观察了夹杂物的形貌和尺寸分布,探讨了稀土处理后钢中的夹杂物形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数量为0.6~0.9 kg/t.经过合适的稀土处理后,可以有效抑制尺寸相对较小的、不规则的AlN、MnS复合夹杂生成,促进钢中微细夹杂物的聚合、上浮,钢质纯净度得到明显提高.此时,钢中全氧含量最低,脱硫效果最佳,钢中的夹杂物主要是尺寸相对较大的、近似球形或者椭球形的稀土类夹杂.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RH精炼 , 稀土处理 , 夹杂物

RH精炼脱氧方式对含铝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影响

吕学钧 , 张峰 , 陈晓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3.022

氧元素是硅钢中的有害杂质,RH精炼脱氧方式对氧含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结合大生产含铝无取向硅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RH精炼脱氧方式对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H精炼采用“先硅后铝”脱氧方式对应的钢中氧含量高于“先铝后硅”脱氧方式.采用“先硅后铝”和“先铝后硅”脱氧方式时Si、Al元素平均收得率分别为90.7%、78.2%和97.5%、63.7%,前者的脱氧效果要优于后者.从磁性控制角度而言,采用“先硅后铝”脱氧方式对磁性更为有利.采用“先硅后铝”和“先铝后硅”脱氧方式,对应的夹杂物种类分别以MnS+CuxS复合夹杂和以单个的AlN以及MnS+AlN复合夹杂为主,两者平均尺寸分别为0.73 μm和0.38μmn.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RH精炼 , 脱氧方式 , 化学成分 , 夹杂物

RH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

张钟铮 , 林洋 , 尚德礼 , 吕春风 , 康磊 , 廖相巍

钢铁

以200t钢包RH精炼装置为原型建立了1:5水模型,分析了实际工艺条件下RH上升管吹气量对卷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升管吹起量为120m3/h时,发生平稳、均匀的卷渣,有利于钢渣反应,根据水模型结果在RH上进行了试验,并通过系统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比研究了用和不用预熔渣处理的无取向硅钢在精炼过程的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分布以及夹杂物的类型演变情况.经过定量比较发现,在有预熔渣的情况下,RH真空处理后,钢中Al2O3夹杂物变性为CaO-MgO-Al2O3的复合夹杂物,并且夹杂物数量和尺寸明显变小.

关键词: RH精炼 , 预熔渣 , 非金属夹杂物 , 水模型

RH精炼钢水温度预报模型

刘浏 , 杨强 , 张春霞

钢铁研究学报

根据RH精炼过程钢水传热的物理模型,提出了预报RH精炼过程钢水温度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可以分别计算真空室内和钢包内钢水的温度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精炼初期2~3 min内,由于炉壁吸热,钢包内钢水温度迅速降低,随后真空室内钢水温度开始回升,4 min后,钢包和真空室内钢水温度趋于均匀.采用该模型预报实际真空脱碳终了温度,其中平均误差在±5 ℃以内的占72 %.

关键词: RH精炼 , 传热 , 钢水温度 , 数学模型

稀土处理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与电磁性能变化

张峰 , 李光强 , 朱诚意

功能材料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添加稀土合金实验.结果表明,1.15%(质量分数)Si钢的脱硫反应,主要发生在添加稀土合金之后的前5min.最佳的稀土合金添加量为0.6~0.9kg/t钢.钢液经过稀土处理后,加入的稀土总量越多,稀土氧硫化物夹杂物的尺寸就越大,但热轧带钢再结晶效果会逐渐变差,成品带钢晶粒尺寸先是快速长大,而后逐渐减小.最佳的钢中存留稀土含量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应严格控制在2.0×10-3%~6.0×10-3%(质量分数).在此范围内,钢的铁损先是快速降低,而后缓慢升高,钢的磁感应强度则单调降低.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RH精炼 , 稀土处理 , 夹杂物 , 组织遗传 , 电磁性能

RH精炼喂CaSi线去除无取向硅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宗震宇 , 张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1.012

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无取向硅钢,进行了RH精炼喂CaSi线去除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钙处理条件,分析了CaS夹杂生成热力学,观察了夹杂物的形貌和尺寸分布,确定了夹杂物的类型、数量,探讨了钙处理后钢中夹杂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钙处理可以有效抑制MnS、AlN夹杂物的生成,有效促进钢中微细夹杂物的聚合、上浮、去除,钢质纯净度明显提高.经过合适的钙处理后,钢中的夹杂物以独立存在的CaO为主,同时有少量含CaO、SiO2 、MgO的复合夹杂,没有发现CaS夹杂存在.这部分夹杂物的尺寸集中分布在2~20μm,数量约为1.8×105 个/mm3.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RH精炼 , 钙处理 , 夹杂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