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Fe-Zn-C-O体系中Fe和Zn的还原试验研究

巨建涛 , 万江凯 , 赵坤

钢铁研究

通过TG-DSC,XRD等实验手段,并借助Factsage热力学软件研究C还原ZnO、Fe2O的过程,分析了ZnO对Fe2O3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4.5℃时,C还原ZnO可实现ZnO(s)→Zn(g)的热力学转变;在1 250℃时,C/ZnO(摩尔比)为1∶1.5的条件下,ZnO还原度达到97.3%;C还原Fe2O3分3个阶段进行,遵循Fe2O3→Fe3O4→FeO→Fe的还原规律;C还原ZnO+ Fe2O3时,ZnO质量分数每增加10%,反应开始温度和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温度滞后20℃,ZnO对Fe2O3的还原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TG-DSC , Fe2O3 , ZnO , 还原行为

固相煅烧法制备钒酸铋的动力学研究

杜光超 , 孙朝晖 , 鲜勇 , 陈海军 , 景涵 , 尹丹凤 , 唐红建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5.008

以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及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TG-DSC对固相煅烧法制备钒酸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下,反应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DSC峰值温度为400.67~425.95 K,反应同时在固、液两相中进行;第二阶段的DSC峰值温度为516.86~551.57 K,为固相反应;两个阶段的反应均涉及到体系副产物的分解及产物晶型的转变与完善.分别通过Flynn-Wall-Ozawa及Kissinger模型确定出两个阶段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第一阶段,表观活化能Ea1=86.56 kJ/mol,频率因子A1=4.49×1010 min-1;第二阶段,表观活化能Ea2=103.11 kJ/mol,频率因子A2 =4.12×109 min-1.

关键词: 钒酸铋 , 固相焙烧法 , 动力学 , TG-DSC , 拉曼光谱

聚合锆离子柱撑累托石矿物材料

管俊芳 , 汤中道 , 陆琦 , 洪汉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湖北钟祥的累托石为基质粘土,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锆源配制聚合锆离子(柱化剂),稀溶液法制备锆基柱撑累托石矿物材料,通过XRD、FTIR、TG-DSC、SEM和BET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锆基柱撑累托石的层间距(d_(001))室温下为3.0~3.2nm,煅烧500℃层间距可达3.1nm;FTIR分析得出柱撑累托石中蒙皂石晶层的Si-O四面体层和锆聚合阳离子形成了稳定的[Si-O]-[H(O)-Zr]键;TG-DSC特征揭示锆基柱撑累托石结构破坏的吸热率为418J/g,比累托石的吸热率256J/g提高了134J/g;锆基柱撑累托石的比表面积是累托石的比表面积的10倍,这些特征皆说明锆基柱撑累托石矿物材料比累托石具有好的耐温性和表面活性,预示其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锆离子 , 锆基柱撑累托石 , 微结构特征 , FTIR , TG-DSC , SEM

三水铝石型高铝褐铁矿粉烧结液相生成特性

董杰吉 , 王广 , 李华 , 左茂方 , 薛庆国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30741

烧结矿依靠液相黏结未熔颗粒获得强度,因此铁矿粉与CaO反应生成液相的能力对保证烧结矿质量非常重要。采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TG-DSC)对塞拉利昂高铝铁矿粉配加CaO的液相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高CaO的配比,可以增加液相生成量,液相生成峰值温度基本稳定在1209℃左右;随着矿粉粒度逐渐减小,液相生成量一直减少,同时,液相生成峰值温度先降低后增加,当粒度为0.074~0.180 mm时,液相生成温度最低;熔剂粒度的增加可增加液相生成量,同时初始液相生成温度显著提高;与生石灰(CaO)相比,采用石灰石(CaCO3)做钙源可以降低液相生成温度、增加液相量;与其他种类的矿粉对比表明,高铝铁矿粉其液相生成温度最高,反应性最差, Al2O3含量一般的澳大利亚褐铁矿的液相生成温度相对较低,高品位磁铁矿的液相生成温度最低,反应性良好。烧结杯试验表明,随着塞拉利昂铁矿配比的增加,成品率从78.37%逐渐降低到73.36%,烧结矿的转鼓强度由60.5%逐渐下降到49.6%,该高铝矿的配加比例应控制在混匀矿的20%以内。

关键词: 高铝铁矿 , 烧结 , 液相生成特性 , TG-DSC

VFe合金取代TiCr1.8合金中部分Cr对其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影响

黄太仲 , 吴铸 , 孙国新 , 徐乃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RD、PCT和TG-DSC方法研究了VFe合金取代TiCr1.8合金中部分Cr对其结构与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VFe取代Cr的量的增加,合金的相组成逐步由Laves相转变为BCC相,而且BCC相的晶胞参数随合金中VF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合金的最大储氢量随VF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合金的最大储氢量可达到5.2/结构单元,质量比约3.4%;但合金的可逆储氢量却随合金中VFe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氢在BCC相的TiCr1.2(VFe)0.6合金中有两种具有不同结合能的储存位置.

关键词: TiCr基储氢合金 , XRD , 可逆储氢量 , TG-DSC

含砷石膏渣还原分解行为及砷迁移规律

赵占冲 , 史谊峰 , 祝星 , 祁先进 , 王晓武 , 尤开云 , 王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分析石灰铁盐法含砷石膏渣的物相组成和浸出毒性基础上,开展石膏渣-煤粉的TG-DSC和固-固反应研究,探索石膏渣碳热还原分解行为及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石膏渣在1000℃时的质量损失率接近50%,石膏渣与煤粉质量比为40∶1时能够有效促进热分解,具有较高的质量损失率;石膏渣-煤粉反应过程中,分解残渣出现CaSO4→CaS→CaO的物相转变,还原分解后期CaSO4→CaO/SO2转变较为彻底,挥发率为45.29%、减容率为65.83%,气体产物成分为SO2和CO2,挥发性烟尘丰要成分为As2O3;分解残渣微观结构较为致密,砷浸出毒性为1.05mg/L低于《GB 5085.1--2007》限值,浸出率仅为原石膏渣的1/236,残留的63.38%砷被有效固化在分解残渣中.碳热还原分解实现石膏渣的无害化处置、硫资源利用和砷的富集.

关键词: 含砷石膏渣 , 碳热还原分解 , TG-DSC , 浸出毒性

应用热分析技术研究菱镁石矿轻烧过程动力学

高枫 , 冯乃祥 , 彭建平 , 任宝轶

材料导报

以辽宁大石桥晶质菱镁石矿为原料,采用TG、DSC热分析技术研究菱镁石粉末分解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菱镁石在500~700℃发生分解,失重率为43.13%.由TG曲线得出菱镁石分解反应表现活化能E=172.32kJ/mol,反应级数n=0.78;DSC曲线表明反应活化能E=199.44kJ/mol,反应级数n=0.87.TG、DSC曲线研究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热分析技术在菱镁石分解动力学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

关键词: 菱镁石 , TG-DSC , 动力学

掺SO3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矿物相形成过程研究

许捷 , 黎学润 , 沈晓冬

硅酸盐通报

研究了工业原料配料生料中SO3含量为3%时,熟料主要矿物形成过程与含量变化.重点观察了C4A3($)(硫铝酸钙)在烧成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借助DSC-TG,X射线衍射法及岩相分析对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熟料中,C4A3($)在1050℃时即可形成,1290℃开始分解为C3A和C($);1350℃后C3S开始大量形成,1450℃取出急冷,f-CaO的含量小于1%,熟料中有6.2%C4A3($).1450℃保温不同0.Sh后,C4A3($)完全分解.对熟料矿物形成量进行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

关键词: 水泥 , SO3 , TG-DSC , XRD , 岩相分析

Mo含量对Ti-Mo氢化物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王伟伟 , 龙兴贵 , 郝万立 , 吴仲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磁悬浮熔炼技术制备了固溶体合金TiMox(x=0.03,0.13,0.25,0.50,1.00,钼钛原子比),室温下活化后的TiMox合金在0.02MPa下迅速吸氢并达到平衡.采用X射线衍射和TG-DSC分析技术对吸氢产物的物相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作为比较,对吸氢前的合金作了XRD结构分析.结果表明:TiMo0.03吸氢后析出大量的TiH2,并有少量bcc(β-Ti)含氢固溶体存在.x大于0.13时.合金为单一的β-Ti结构,吸氢产物由fcc(γ-Ti)氢化物和β-Ti氢固溶体组成,晶格参数增加至0.330nm.钼含量较少的β-Ti氢固溶体发生相变生成γ-Ti氢化物,Mo含量增加,γ-Ti氢化物含量逐渐减少.β-Ti氢固溶体,γ-Ti氢化物的热解析温度随着Mo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说明Mo含量的增加会降低氢化物的稳定性,不利于氢在合金间隙中的储存.

关键词: Ti-Mo , 固溶体合金 , 氢化物 , XRD , TG-DSC

大颗粒氧化铈的草酸盐前驱体热分解研究

胡艳宏 , 李梅 , 柳召刚 , 张永强 , 王觅堂 , 王丽 , 孔洪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4.008

用XRD研究了前驱体和不同灼烧温度下产物的物相,用SEM研究了最佳灼烧条件所得产物的形貌,用TG-DSC法研究了大颗粒氧化铈的草酸盐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采用Freeman-Carroll法研究了大颗粒氧化铈的草酸盐前驱体的热分解动力学行为.同时用Satava法进行了反应机理推断,草酸铈的分解反应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反应的E=68.6kJ·mol-1,第二阶段反应E=377.725kJ·mol-1,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K398K=2.576×10-4,K588K=5.264×10-2.

关键词: 大颗粒氧化铈 , TG-DSC , 反应动力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