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峰
,
满忠晓
,
夏云杰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1.012
考虑三个二能级原子(A、B和C)初始处于W纠缠态或GHZ纠缠态,让其中两原子A和B与相干态光场发生共振作用,经腔QED演化以后,对腔内原子进行Bell基测量,通过调节相干态光场的强度和原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强度,控制腔外C原子的布居差演化.结果表明:选择不同的初态以及在同一初态下进行不同的测量,光场的强度和原子间偶极作用强度对腔外原子布居差的演化特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增大光场的强度和原子间的偶极相互作用强度,都能使腔外原子布居差的演化呈现出明显的崩塌-回复现象和Rabi频率增大及回复周期变长等特征.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远程控制
,
Bell基测量
,
W态与GHZ态
,
布局差
,
Tavis-Cummings模型
许兵
,
谢芳森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4.01.007
研究了存在非线性Kerr介质时耦合双原子与单模压缩真空场相互作用系统的Pancharatnam相位特性.选取合适的初始条件并运用旋波近似,通过解薛定谔方程求出Pancharatnam相位的表示形式,并对此相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耦合双原子处于任意初态,随着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强度、两个二能级原子偶极-偶极耦合强度和非线性Kerr介质非线性的增大,Pancharatnam相位演化的频率都显著增长.耦合双原子初态同处激发态时,Pancharatnam相位演化有明显的振荡上升(或振荡下降)趋势.耦合双原子初态只有一个处于激发态时,随着Kerr介质非线性作用的增强,Pancharatnam相位演化变混乱.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Pancharatnam相位
,
Tavis-Cummings模型
,
压缩光场
,
Kerr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