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玉兰
,
田慧娟
,
曹毅
,
刘翠霞
腐蚀与防护
合成了三种半胱氨酸衍生物,运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三种半胱氨酸衍生物对酸洗碳钢的缓蚀行为。失重试验结果表明,缓蚀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苄基半胱氨酸〉S-己基半胱氨酸〉S-丁基半胱氨酸,当前两者浓度为800mg/L时缓蚀率都达到了98%以上。极化曲线表明,S苄基半胱氨酸和孓丁基半胱氨酸均为混合型缓蚀剂,孓己基半胱氨酸在低浓度(50mg/L)时为阴极型缓蚀剂,高浓度(〉50mg/L)时为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碳钢表面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浓度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半胱氨酸
,
衍生物
,
酸腐蚀
,
碳钢
李庆涛
,
郑国强
,
刘春太
复合材料学报
将在稀酸溶液中刻蚀不同时间的玻璃纤维(GF)添加到等规聚丙烯(iPP)基体中制得GF/iPP复合材料。通过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刻蚀不同时间的GF对界面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刻蚀4 h的GF增强iPP复合材料中,GF表面在结晶初期诱导iPP基体生成独特的环带状晶核,并在此晶核上可以进一步诱导生成β横晶。此外,该复合材料在142℃等温结晶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刻蚀4 h的GF对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具有二元性,即同时具有β成核和α成核的能力。
关键词:
玻璃纤维
,
等规聚丙烯
,
酸刻蚀
,
环带状晶核
,
横晶
,
成核二元性
张红红
,
谢彦
,
刘元伟
,
杨仲年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6.140317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缓蚀剂:水杨醛缩氨基硫脲(ST),并考察了其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通过静态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等技术手段研究缓蚀剂浓度对腐蚀速率及缓蚀效率的影响,阐明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T在盐酸介质中对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逐渐增大.ST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自腐蚀电流密度,为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缓蚀剂.ST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
关键词:
缓蚀剂
,
席夫碱
,
碳钢
,
电化学阻抗
,
酸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