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常温高效硫酸盐三价铬电镀工艺

孙化松 , 屠振密 , 李永彦 , 李炳江 , 李宁

材料保护

六价铬电镀工艺严重污染环境,有望被三价铬电镀取代.三价铬电镀分为氯化物体系和硫酸盐体系,其中硫酸盐体系因具有阳极无有害气体析出、不腐蚀设备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大量试验开发出常温甲酸-草酸体系硫酸盐工艺,并借助小槽挂镀、Tafel曲线、EIS曲线和CASS试验等方法对镀液和镀层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该工艺镀层沉积速率高达0.18μm/min以上,分散能力93%,覆盖能力96%,耐蚀性好,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的三价铬电镀工艺.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 , 硫酸盐体系 , 常温 , 沉积速率 , 分散能力 , 覆盖能力 , 耐蚀性

环境温度变化对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的热弹流影响

张同钢 , 王优强 , 徐彩红 , 王立梅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6.011

目的 研究不同季节或地域以及外部降温对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热弹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孔式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了热效应的Reynolds方程对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进行热弹流润滑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下三种轴瓦材料的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润滑膜的温度变化及其压力膜厚的变化.结果 当轴瓦、轴颈的温度相同且异于润滑剂初始温度(313 K)时,轴瓦、轴颈温度越低,润滑膜的温度越低,在入口区和出口区出现明显的温度变化,轴瓦、轴颈温度越低,润滑膜的膜厚越大,第二压力峰越明显.轴承外部降温,使轴瓦温度(297.35、281.7 K)保持低于润滑膜以及轴颈的初始温度(313 K),轴瓦温度越低,润滑膜的温度越低,入口区以及出口区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润滑膜的膜厚增大,第二压力峰增大.对比轴瓦、轴颈温度同时降低和轴瓦温度降低这两种工况,润滑剂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压力膜厚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结论 由于轴承所处季节或地域不同,轴瓦、轴颈的温度异于润滑剂初始温度,外部环境温度越低,润滑膜的膜厚越大,有利于润滑.通过外部降温的形式使轴瓦保持低温状态,同样可以使润滑膜的膜厚增大,有利于润滑.

关键词: 水润滑 , 动静压 , 轴瓦材料 , 环境温度 , 外部降温 , 润滑剂 , 热弹流

环境温度对纳米掺镝铁氧体颗粒磁特性的影响

张茂润 , 殷金昌 , 王志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在水相体系中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掺镝铁氧体磁颗粒,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磁颗粒的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产物的相结构,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在318 ~378K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产物磁特性的影响.TEM图片和XRD图谱分析表明,样品的形貌近似球形,具有立方尖晶石型结构,平均粒径约18 nm左右.对产物的磁性能研究显示,318K时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183.4 mT,温度升高MS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规律;318K时的矫顽力(HC)为0.345 mT,温度升高HC减小,超顺磁性的特性增强.

关键词: 纳米磁颗粒 , 掺镝铁氧体 , 磁特性 , 环境温度

调热器应用:极值原理优化集中供热系统

张堙 , 张寅平 , 石文星 , 王馨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北方城镇供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左右.在传统集中供热系统中,较高温的一次网热水(130℃)通过小区热力站处的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二次网热水(60℃/45℃),温度降低后(70℃)回到热源.本文引入热机和热泵,并考虑环境因素,构建了新的调热系统并建立其理想热力模型.应用极值原理优化该热力系统,结果表明当一次网回水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系统的供热能力最大,此时供热能力相对吸收式换热系统可能增大40%.

关键词: 供热 , 调热器 , 环境温度 , 极值优化

纳米碘化银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李静 , 赵红晓 , 张鹏波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5.04.002

采用溅射法在玻璃表面溅射上一层金属银,在室温下与碘的乙醇溶液反应,制备纳米碘化银薄膜.探讨银的厚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及用量对晶体生长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样品.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得碘化银粒径为50 nm左右的碘化银薄膜,相转变温度滞后13℃,使得具有高电导率的α相碘化银可在更低的温度下稳定存在.

关键词: 溅射法 , 纳米碘化银薄膜 , 相转变温度 , 常温

水热法制备氧化铬及其常温低浓度一氧化氮催化性能

吴美健 , 高振源 , 袁静 , 赵昆峰 , 蔡婷 , 杨玲 , 张涛 , 何丹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019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氨水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并焙烧处理合成氧化铬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常温不同NO初始浓度下氧化铬催化剂的NO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空速为60000 mL/(g.h)和NO浓度为1×10-6的条件下,100℃水热温度制备的Cr-100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性能,常温下NO消除率高达90%以上并保持120 h,其优异的常温催化性能与催化剂表面较高的Cr6+/Cr3+摩尔比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由于硝酸根在催化剂表面的累积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被覆盖,低浓度下能减缓硝酸根的积累.

关键词: 水热法 , 常温 , 失活 , 氧化铬

负荷变化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行为的影响研究

吴科 , 周凯 , 宋永佳 , 全杰雄 , 温才权 , 禤海贞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6.04.012

负荷波动可能会影响电缆终端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行为,为了研究负荷对终端局部放电行为的影响,通过在35 kV电缆终端中设计典型气隙缺陷,利用终端电-热协同老化平台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负荷下终端局部放电及热稳态时的温度分布特征.此外,建立了终端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负荷下缺陷处温度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缺陷处温度与终端局部放电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下终端局部放电幅值、放电次数及放电相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线芯与终端表面温差随着负荷增长而增加;气隙缺陷处温度高于25℃时终端局部放电强度显著增强.结合不同负荷及环境温度下终端气隙缺陷处的温度仿真,根据终端的负荷情况及测试现场的环境温度可以预测终端局部放电测量的合适时机,有利于对绝缘状态的准确评估.

关键词: 负荷 , 电缆终端 , 局部放电 , 气隙缺陷 , 有限元模型 , 环境温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