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兰忠
,
李雪云
,
苗继斌
,
钱家盛
,
夏茹
,
杨斌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1.013
利用γ-巯丙基三乙基硅烷(γ-MPTS)对纳米氧化钛颗粒(p-TiO2)进行了表面修饰引入巯基(-SH),采用双氧水氧化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带有-SO3 H的纳米氧化钛颗粒(s-TiO2).利用溶液共混的方式将s-TiO2和预交联的PVA溶液混合后涂覆成膜,制备了一系列PVA/nano-TiO2有机-无机杂化膜.对杂化膜的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碱性:拉伸强度为37.0~53.4 MPa,断裂伸长率为43.2%~146.0%;65℃碱液中的溶胀度为205.4%~220.2%,质量损失为10.0%~15.9%.制备的杂化膜含水量(WR)为90.9%~105.6%,离子交换容量(IEC)为0~0.025mmol/g.利用NaOH/Na2 WO4体系模拟扩散渗析回收NaOH的结果表明:25℃时OH-渗析系数为0.013~0.015 m/h,分离系数为21.8~30.1.
关键词:
γ-MPTS
,
纳米二氧化钛
,
杂化膜
,
碱回收
,
扩散渗析
孙亚辉
,
肖连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11
采用扩散渗析法回收含铜退镀液中的HNO3,考察流量、流量比、温度等因素对硝酸的回收率、回收液中硝酸浓度以及铜和镍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将单级扩散渗析仪改装成新的三级扩散渗析仪,考察了三级逆流扩散渗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单级扩散渗析的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水/料的流比为1∶1、流量90 mL/h、温度19℃,其硝酸回收率为86.95%、回收浓度6.04 mol/L、Cu2+和Ni2+的截留率分别为90.19%、92.71%.相对于单级扩散渗析,自行改装的三级扩散渗析过程能达到更高回收酸浓度和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料液.在含铜退镀液体系下,利用国产扩散膜实现了扩散渗析对于H+和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分离,同时达到了回收硝酸浓度高于原退镀液的效果.
关键词:
铜退镀液
,
扩散渗析
,
回收硝酸
李雪云
,
苗继斌
,
夏茹
,
陈鹏
,
杨斌
,
曹明
,
苏丽芬
,
钱家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11
利用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带有氨基的介孔氧化硅,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将其与磺化聚苯醚(SPPO)溶液混合制备出有机-无机杂化阳离子交换膜.利用NaOH/Na2WO4体系的扩散渗析回收废碱过程对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介孔氧化硅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膜分离过程中的“trade-off”效应:杂化膜的离子通量高于纯SPPO膜的离子通量,分离因子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通过对传质机理的研究,认为介孔氧化硅的孔结构及其表面的-NH2对离子传递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
阳离子交换膜
,
扩散渗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