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动态模量成像的硬化水泥浆体微观物相的识别

高翔 , 魏亚 , 黄卫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5.468

使用动态力学分析的模量成像技术对硬化水泥净浆进行微观层次上的物相识别,根据不同物相弹性性质的差异得到了目标区域的储能模量图,辅以形貌观测、成分分析和原位静态压痕手段,准确识别了未水化颗粒及其周边的高密度(High density,HD)和低密度(Low density,LD)CSH凝胶.结果表明,HD CSH凝胶和LD CSH凝胶的化学成分一致,其各自的典型动态模量分别为36GPa和24GPa,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且该值与同样表征物相弹性性质的压痕模量数值近似,动态模量成像图可给出清晰的物相边界.用该方法分析硬化水泥浆体微观性能,可避免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各物相而引起盲目性和重复工作,有助于有的放矢地研究目标物相.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硬化水泥浆体 , 动态力学分析 , 模量成像 , 物相识别 , CSH凝胶 , 储能模量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在材料耐老化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孟祥艳 , 魏莉萍 , 刘运传 , 周燕萍 , 王雪蓉 , 郑会保 , 段剑 , 郑素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对热老化不同时间的尼龙66(PA66)进行性能表征,并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缺口冲击实验的结果相认证,结果表明,损耗因子、储能模量、储能柔量等参数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有规律地变化.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损耗因子主转变峰温先升高后下降,热老化后期变化趋于平缓.储能柔量不断减小,热老化初始阶段变化较小,后有一个突变.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中参数的变化可有效地评价高聚物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并且可以进一步从分子运动角度及材料的模量上对热老化机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动态热机械分析 , 耐老化性能 , 损耗因子 , 储能模量 , 储能柔量 , 老化机理

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综合环境实验谱的研究

曹东 , 张晓云 , 陆峰 , 刘建华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7.014

运用扫描电子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红外光谱分析(IR)技术,研究了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在四种综合环境实验模式下的吸湿性能变化、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变化趋势,探讨了复合材料T300/5405的老化机理.研究发现: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的吸湿性能并不随循环老化方式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力学性能的变化对老化方式也并不敏感.显微结构分析表明间断性的紫外辐射对复合材料造成了明显的破坏.老化方式4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影响显著,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在经过老化后有所降低.

关键词: 先进复合材料 , 综合环境实验谱 , 力学性能 , 动态力学分析 , 红外分析

聚酯型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许利莎 , 周海军 , 张晓蕾 , 刘德居 , 李彦涛 ,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不同结构的聚酯二元醇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为原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阻尼特性的聚氨酯(PU)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不同聚酯二元醇软段结构对PU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随大分子链上侧甲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tanδmax值所对应的温度随大分子主链上次甲基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大分子链上侧甲基和次甲基含量分别为17.58%和19.65%时,最大损耗因子和相应的温度达到1.4和36.3℃。

关键词: 聚酯二元醇 , 聚氨酯 , 阻尼材料 , 动态力学分析

不同含量 POE 增韧竹塑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

文月琴 , 徐建锋 , 宋剑斌 , 杨文斌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2.017

为研究增韧剂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POE)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竹塑复合材料,BPC)的增韧作用,制备了高性能竹塑复合材料。在竹塑复合材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 POE 制备试样,对制备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动态热力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 POE 含量的增加,竹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大,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减小,当 POE 含量为40%时,竹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好;动态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 POE 含量的增加,竹塑复合材料的韧性增强,当 POE 含量为40%时,竹塑复合材料的韧性最强。

关键词: 增韧剂 , 竹塑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动态力学性能

超支化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阻尼性能的研究

周月姣 , 杨建军 , 张建安 , 吴庆云 , 吴明元

功能材料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PTMEG)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和自制的超支化聚氨酯(HBPU)为交联剂,合成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水性乳液。热重分析(TGA)及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表明,采用两种交联剂合成的聚合物耐热性能相差不大,均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阻尼因子tanδ约为0.75,tanδ〉0.3的温度范围约为60℃);随着PA组份含量的增加,阻尼性能越好。

关键词: 超支化聚氨酯 , 丙烯酸酯 , 阻尼性能 , 动态力学分析

动态力学法研究热氧老化对含钆有机玻璃性能的影响

韩勤会 , 王珊 , 刘子海 , 王春宏 , 王志峰 , 张明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6.008

对含钆有机玻璃在180℃条件下进行热氧老化实验,老化时间分别为0.25,0.50,1.00,2.00,3.00,5.00,7.00d,老化前后的试样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悬臂梁冲击试验仪和电动塑料洛氏硬度计进行测试,研究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冲击强度和洛氏硬度的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储能柔量的垂直位移因子确定临界失效时间来推算含钆有机玻璃在25℃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含钆有机玻璃的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洛氏硬度随热氧老化延长而增大,损耗模量和冲击强度随热氧老化时间增加而减小;根据含钆有机玻璃储能柔量的垂直位移因子确定了临界失效时间为10.56 h;利用从动态力学性能得到的寿命方程计算得到含钆有机玻璃在25℃下的使用寿命约为26.55年.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法 , 热氧老化 , 临界失效时间 , 活化能

无机粒子对聚醚型聚氨酯微相分离的影响

余翔 , 吕志平 , 佟玉超 , 杨茹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测试手段,考察了不同表面性质的无机粒子对聚四亚甲基醚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硫基甲苯二胺(PTMG-TDI-E-300)组成体系的聚醚型聚氨酯(PU)微相分离的影响,并与力学性能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在聚氨酯中加入不同的无机粒子,可以提高材料微相分离的程度,材料的耐撕裂性能明显提高.比较PU/SiO、PU/CNTs和PU/13X分子筛的几种复合材料,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对聚氨酯软硬链段的微相分离影响最大,在以tanδ-T曲线为基准时,与纯PU相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了17.18℃.

关键词: 聚氨酯 , 无机粒子 , 力学性能 , 动态力学分析 , 微相分离

动态热力分析对氰酸酯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秦大可 , 周国丽 , 金建锋

机械工程材料

使用红外光谱、同步热分析和动态热力分析(DMA)对氰酸酯(CE)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DMA测试前后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考察DMA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力的作用是改变CE及其复合材料结构的主要因素DMA测试过程的高温会使氰酸酯树脂进一步固化,从而提高树脂及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高温和力的共同作用会使纯CE树脂的链段长度分布变宽,使CE/ZrO2复合材料界面相与基体相的内耗峰融合。

关键词: 动态热力分析 , 氰酸酯树脂 , 固化 , 相结构

新型BTG塑料合金关于温度-频率-振幅的动态阻尼性能模型

陈希瑞 , 龚宪生

复合材料学报

建立了描述一种新型BTG塑料合金的温度-频率-振幅的动态阻尼性能数学模型。通过动态热分析仪DMA242,获取了BTG塑料合金的频率扫描、温度扫描和幅值扫描的动态阻尼损耗因子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将温度扫描的阻尼损耗因子量分离为仅与频率相关以及与频率、温度均相关的两个分量,并分别用Kelvin分数导数的阻尼损耗因子模型和高斯函数模型来表达这两个分量,再以此为基准,考虑振幅对阻尼损耗的影响,由此建立了综合考虑温度-频率-振幅的阻尼损耗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综合考虑温度-频率-振幅的阻尼损耗数学模型能准确描述实验数据。

关键词: 塑料合金 , 动态力学分析 , 阻尼损耗因子 , 模型 , 参数识别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