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尼龙11/POE共混物的形态与力学性能

郭云霞 , 胡国胜 , 李迎春 , 杨云峰 , 王志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TA)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聚合物(POE-g-MAH)对尼龙11(PA11)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及共混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弹性体中m(POE-g-MAH)/m(POE)=2∶1时,PA11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81.2 kJ/m^2;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对MAH接枝率敏感;加入混合弹性体,共混体系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损耗峰向高温方向移动,Tg升高;PA11与POE各个共混体系的β松弛峰高显著低于纯PA11的,加入POE和POE-g-MAH可有效降低PA11的吸水性;POE-g-MAH可显著改善PA11/POE共混材料的相容性,使分散相尺寸减小,分布均匀,且材料缺口冲击强度显著增大。

关键词: 尼龙11 , 乙烯辛烯共聚物 , 动态力学分析 , 扫描电镜 , 动态力学性能

微波烧结钨合金挤压棒材的微观结构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马运柱 , 岳鹏 , 刘文胜 , 张佳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动态压缩装置对微波烧结93W-4.9Ni-2.1Fe合金棒材切割试样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光学电镜和纳米压痕硬度仪分别对合金试样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微波烧结试样在受到冲击压缩时,钨晶粒与粘结相都发生均匀变形;应变率为2200 s-1时,合金的最大应力为2587 MPa,钨晶粒和粘结相显微硬度分别为8.716和6.267 GPa;当应变速率为2200 s-1时合金粘结相变形产生明显热软化效应,在与冲击力呈45°的方向形成了绝热剪切带,位于剪切带中心区域的钨晶粒沿其扩展方向发生变形被拉成纤维状.

关键词: 钨合金棒材 , 微波烧结 , 动态力学性能 , 微观结构

高温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试验

范飞林 , 许金余 , 李志武 , 苏灏扬 , 任韦波

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于自行研制的适用于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装置的高温试验设备,采用相应高温试验技术在100 mm SHPB装置上对混凝土分别在常温、200、400、600、800和1000℃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混凝土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体现出温度效应和应变率效应,随温度和应变率增大,曲线逐渐表现出塑性特性;高温下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或平均应变率增长先提高后降低;高温下混凝土的动态峰值应变随温度升高或平均应变率增大而不断提高,动态峰值应变与平均应变率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增长关系;高温下的动态峰值应变大于常温下,相对增幅随温度升高或应变率增大而不断提高。

关键词: 高温 , 混凝土 , 动态力学特性 , 大直径SHPB试验

TC21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的研究

杨凯文 , 程兴旺 , 郑超 , 彭美旗 , 靳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和终点弹道实验装置,研究了α-β区和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结果表明:在动态压缩试验条件下,α+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较之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具有更高的动态强度,而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的临界断裂应变更大,具有更好的动态塑性变形能力;在12.7 mm穿甲弹侵彻条件下,无论是α+β印区还是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靶板的抗弹性能均与TC4钛合金靶板的抗弹性能相近,这可能是由于TC21钛合金和TC4钛合金靶板都易于发生绝热剪切破坏所导致.α+β区锻造的双态组织靶板的损伤模式为塑性扩孔导致的背部崩落破坏模式,β区锻造的片层组织靶板的损伤模式为脆性破碎模式;2种组织靶板的失效破坏均为绝热剪切带和其诱发的裂纹所导致.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 热加工工艺 , 动态力学性能 , 抗弹性能

聚氯乙烯/再生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杜拴丽 , 王伟 , 李迎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别以四乙烯五胺(TEPA)、TEPA/二乙二醇(DEG)、三乙醇胺(TEA)为解交联剂制备了再生聚氨酯(RRPU),研究了不同解交联剂对解交联效果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RRPU复合材料,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扫描电镜研究了解交联剂的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解交联剂解交联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TEPA> TEPA/DEG> TEA.以TEPA为解交联剂制备的PVC/RRPU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加入RRPU粉末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E')和玻璃化温度(Tg)都比纯PVC的有所提高.经TEPA处理所得到的RRPU和PVC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相界面粘接作用较好,拉伸断面中的撕裂拉扯现象最为明显,宏观上表现为力学性能较好.

关键词: 聚氯乙烯 , 废聚氨酯泡沫 , 复合材料 , 动态力学性能 , 微观形态

聚天冬氨酸酯聚脲的动态力学性质及结构形态的温度依赖性

黄微波 , 吕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原子力显微镜(AF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天冬氨酸酯(PAE)聚脲的动态力学性质和结构形态的温度依赖性.研究表明,当固化温度由20℃升至80℃时,PAE聚脲的低温和高温储能模量(E')以及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_(gh))逐渐提高,微相分离程度也逐渐增大;脲羰基的总氢键化程度由74.3%增至82.1%,而NH基氢键键长则由0.307nm减至0.303 nm,硬段结构规整度提高,软段与硬段的相容性降低;借助AMF直观地观察到了PAE聚脲的微相分离结构,并证实了固化温度对微结构的影响.提高固化温度可以改善涂层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涂层的动态力学性质.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酯聚脲 , 动态力学性质 , 结构形态 , 固化温度 , 微相分离 , 原子力显微镜

PTT/CF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和动态力学性能

闰明涛 , 韩青 , 钟宇 , 张庆昌 , 潘滋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旋转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扫描电镜(SEM)和偏光显微镜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炭纤维(CF)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流变行为、相形态和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在基体中无规分布并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降温过程中PTT仍形成球晶。PTT/CF复合材料熔体仍为假塑性流体,复数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CF含量增加,熔体的复数黏度逐渐降低,流动性提高,熔体粘性行为随着CF含量增加而增加,弹性行为减小。随着CF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升高,当CF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最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升高。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炭纤维 , 流变性能 , 动态力学性能 , 结晶形态

织物结构对2.5维织物复合材料冲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秋红 , 王瑞 , 徐磊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3.011

本文设计了五种具有直交和弯交结构的角联锁织物,并与环氧树脂复合固化制成复合材料薄板,采用落球冲击实验结合振动测试系统,通过采集落球冲击前后的动能差以及复合材料各测试点处加速度的动态信号频谱,研究了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冲击作用下的吸能特性和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因织物结构不同造成的纤维体积含量、经纱弯曲角度和经纱跨度等因素能够对角联锁复合材料的冲击动态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几种板材的固有频率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直交结构比弯交结构振动衰减慢得多,且弯交结构的振动阻尼明显高于直交结构.

关键词: 织物结构 , 角联锁 , 织物复合材料 , 冲击 , 动态力学性能

偶联剂对白炭黑/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张鹏宇 , 王娜 , 杨凤 , 康海澜 , 方庆红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偶联剂对不同粒径白炭黑(15nm、30 nm、80nm)/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应力软化效应、Payne效应、损耗因子、压缩生热和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与未加入偶联剂的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Si69使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提高,增强白炭黑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结合,提高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胶料的正硫化时间;白炭黑粒径越小Si69的作用越明显,越有利于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提高;添加Si69使15nm和30 nm白炭黑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损耗因子和定负荷压缩生热的温升降低,但是对80 nm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白炭黑 , 硅烷偶联剂 , 静态力学性能 , 动态力学性能 , Payne效应

激光熔覆双层药型罩复合结构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王东源 , 王琳 , 张永忠 , 徐欣 , 刘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激光熔覆法分别在Cu、Fe基体上制备Fe、rC4钛合金熔覆层,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测试上述两种复合结构材料在2 200~4 200 s-1应变率加载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用扫描电镜观察界面显微组织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界面处所含物相成分.结果表明:在Cu基板上制备的Fe熔覆层中产生轻微氧化,界面处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Fe-TC4界面处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物构成的界面反应层;高应变率动态加载下,Cu-Fe、Fe-TC4双层复合结构材料的真应力值均介于对应单金属材料之间,Cu-Fe界面保持良好的冶金结合,塑性变形能力优于纯Cu和纯Fe;Fe-TC4在较低应变率加载条件下表现出优于纯Fe的综合力学性能,在4 100 s-1应变率加载下界面反应层失效.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双层复合结构材料 , 动态力学性能 , 药型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