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
李春华
,
成生伟
,
田文怀
,
贾成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2.011
利用脉冲电铸法制备纯镍药型罩,研究脉冲参数对电铸镍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电铸液配方,分别改变脉冲电源的占空比、频率、阴极电流密度,得出电铸镍硬度随电铸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向脉冲电铸条件下,增大正向电流的占空比能够使得电铸镍的硬度变小.在双向脉冲电铸条件下,连续增加正向电流的占空比可使得电铸镍的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占空比达到50%左右时,电铸镍的硬度达到最大值;频率增加使得电铸镍的硬度先缓慢增加,当频率增加到4 000 Hz以上时,电铸镍的硬度快速增加.随着阴极电流密度增加电铸镍的硬度会变小.与此同时,利用脉冲电流可以得到晶粒细小,晶粒形态为等轴晶的电铸镍.
关键词:
电铸
,
镍药型罩
,
电铸镍
,
脉冲电铸
姚卫国
,
韦晓杰
,
窦艳丽
,
管东波
,
石林
,
郭博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3.012
研究电铸镍层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氧化膜的形成、硫酸酸蚀去除氧化膜的过程及其对非连续电铸后镍层结合致密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电铸镍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能谱仪(EDS)和高精度电子天平研究镍层表面氧元素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二次电铸后镍层间结合致密度.结果表明:电铸镍层具有明显的(100)晶面择优取向,120 min后,镍层表面基本氧化完全;氧化膜随着硫酸酸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损失,10%质量分数的硫酸酸蚀60 min可以除去氧化完全的镍层表面的氧化膜,非连续电铸所得双层镍层之间结合致密.
关键词:
电铸镍
,
氧化膜
,
酸蚀
,
非连续电铸
钱建刚
,
李彭瑞
,
李海婷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4.2.003
在氨基磺酸盐溶液体系中电铸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铸镍层.利用金相显微镜、薄片阴极弯曲法和万能拉伸试验机评价测试溶液组分氨基磺酸镍和氯化镍对铸镍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内应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经净化处理后,随着体系中氨基磺酸镍含量的逐渐增大,铸镍层的柱状组织越来越粗大,内应力和抗拉强度逐渐减小,而相应的伸长率则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体系中氯化镍含量的不断增大,铸镍层的柱状组织先逐渐粗化后再逐渐细化,内应力逐渐增大,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升高,而相应的伸长率逐渐减小;当体系中氨基磺酸镍为300g/L、氯化镍为3g/L时,铸镍层的综合性能优异,此时铸镍层的内应力为60.7MPa,抗拉强度为811.7MPa,伸长率为23.5%.
关键词:
电铸镍
,
微观结构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