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木材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工艺优化

王宇 , 黄金田

电镀与涂饰

为了提高木材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层的均匀性和包覆率,探究了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反应温度和乙醇用量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基于单因子试验分析结果,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化学镀银的条件,得到化学镀银增重率的三次多项式.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其可决系数为0.988 4,说明该模型能够较显著地拟合上述3个因素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最佳化学镀银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1.75,反应温度35℃,乙醇质量分数15%.该条件下由此模型预测的化学镀银增重率为333.67%,试验验证得到的增重率为332.89%,说明响应面法的优化合理可行.此时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的化学镀银层包覆完整、均匀.

关键词: 木材 , 纤维素 , 微纳米纤丝 , 化学镀银 , 增重率 , 优化 , 响应面法 , 回归模型

ABS塑料小件化学镀银及银层氯化的研制

赵秋蓉 , 张慧茹

电镀与涂饰

在H2SO4/H2O2混合液中对ABS塑料进行表面粗化,然后进行化学镀银,再用FeCl3溶液氯化镀银层,制备出心电图仪(ECG)用一次性Ag/AgC1电极.研究了活化时间和装载量对化学镀银增重及电阻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组成,分别用四探针法和冷热循环法测试了镀层表面的方块电阻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粗化处理后的ABS塑料表面粗糙度增大,亲水性增加.适宜的活化时间和化学镀银装载量分别为5 min和80 cm2/L.此条件下制备的化学镀银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力强.氯化前后镀银层的导电性均良好,表面方块电阻分别为30 mΩ/□和53.6 mΩ/□.测得Ag/AgCl心电电极的交流阻抗≤3kΩ,直流失调电压≤ 100 mV,内部噪音≤150 μv,模拟除颤恢复≤3kΩ,偏置电流耐受度≤ 100 mV,符合国家医药行业YY/T 0196-2005标准.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 塑料 , 化学镀银 , 银/氯化银电极 , 粗化 , 活化 , 方块电阻 , 心电图仪

微细铜粉镀覆银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李文良 , 彭程 , 叶章根 , 罗远辉 , 赵奇金

电镀与涂饰

以硝酸银为主盐、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银包铜复合粉体.通过能谱(EDS)分析了敏化和活化后铜粉表面沉积的颗粒的组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高温增重率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pH以及镀覆时间对银包铜粉表面形貌与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化学镀银工艺:AgNO3质量浓度20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g/L,pH11,镀覆时间40 min.不同银含量的铜粉的热重(TG)分析表明,银含量越高的粉体,其抗氧化性也越好.化学镀初期,生成的银颗粒较少,镀层呈岛状结构;随着反应的继续,银颗粒大量产生,岛状组织延伸生长,形成多镀层重叠结构.

关键词: 铜粉 , 化学镀银 , 硝酸银 , 葡萄糖 , 抗氧化性

化学镀法制备镀银云母

李祝 , 李红 , 洪旭城 , 张志伟

电镀与涂饰

采用敏化–活化两步法对云母粉进行预处理后再化学镀银。研究了镀液pH、银含量和云母粉与AgNO3质量比对镀银云母粉导电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镀银云母粉的组织结构。通过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粗化预处理对云母粉化学镀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粗化可提高粉体表面的粗糙度,使后续银镀层更致密。当AgNO3投加量为15 g/L,云母粉与AgNO3质量比为2.5∶1,pH为12时,银沉积率最高,镀银云母粉的表面形貌和导电性最好(体积电阻率约0.088?·cm)。化学镀银云母粉有望替代部分银粉作为导电填料,并在涂料或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中应用。

关键词: 云母 , 化学镀银 , 粗化 , 导电填料 , 电阻率

镀银导电芳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梁晶晶 , 邹新国 , 邵勤思 , 孙晋良 , 唐志勇

功能材料

为了制备一种高性能的导电纤维,采用自制金属化试剂(NaH-DMSO)对芳纶纤维进行粗化处理,通过化学镀技术制备镀银导电芳纶纤维。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化学镀银的增重率、表面电阻及镀层形貌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经检测,以最佳工艺制备的镀银芳纶纤维的导电性优良,电阻为0.25Ω/cm,且强度损失小(〈5%),断裂强力为44N。

关键词: 芳纶纤维 , 化学镀银 , 增重率 , 镀层形貌 , 表面电阻

还原剂和氢氧化钠对涤纶纤维化学镀银的影响

王春霞 , 李英琳 , 王春红 , 徐磊

电镀与涂饰

通过化学镀银制得导电涤纶纤维.研究了粗化液的NaOH含量和温度对纤维表面形貌和断裂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化学镀银液中还原剂种类和NaOH含量对纤维增重率和表面电阻率的影响.涤纶纤维的最优粗化工艺条件为:NaOH 200 g/L,温度65℃,时间30 min,磁力搅拌.化学镀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葡萄糖8g/L,50%(体积分数)甲醛4g/L,NaOH 2.4 g/L,室温,时间30 min.在最优工艺下,纤维增重率达12.91%,银层光滑、致密,表面电阻率为2.45 Ω/cm.

关键词: 涤纶纤维 , 粗化 , 化学镀银 , 还原剂 , 氢氧化钠

Ni-YSZ阳极添加Ag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

吴晓燕 , 张军 , 左微 , 王静晖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4.004

为研究在Ni-YSZ阳极添加银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镀银法在电池阳极镀银,在750℃分别以氢气和甲烷为燃料气,测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测试前后的阳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电池在阳极镀银后,极化电阻减小,放电性能和抗积碳能力提高.化学镀银法镀银10 min的电池在750℃以氢气为燃料气时,最大功率密度为511.7 mW·cm-2,比未镀银电池增加31.8%,以甲烷为燃料气时,以200 mA·cm-2恒流稳定运行24 h后,有少量积碳,相比恒流前最大功率密度降低0.8%.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阳极 , 化学镀银 , 积碳 , 甲烷

涤纶织物化学镀银工艺探究

冯亚丽 , 张慧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聚乙二醇1000优化了化学镀银中的敏化/活化工艺,采用施镀所用还原液对织物还原处理,以氨水、乙二胺和硫代硫酸钠作为复合络合剂,开发了涤纶织物绿色化学镀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双层镀银技术.采用扫描电镜和四探针研究了工艺对银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方块电阻的影响,并由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测得镀银涤纶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得到的镀银层光滑、平整、致密,单层镀银涤纶织物的方块电阻为20 mΩ/□~30 mΩ/□、双层镀银涤纶织物的电阻为9 mΩ/□~15 mΩ/□,在30MHz~~3000MHz频率范围内,单、双层镀银涤纶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分别为78.05dB和87.82dB.

关键词: 化学镀银 , 表面形貌 , 方块电阻 , 电磁屏蔽效能

涤纶织物上化学镀银的晶体结构与性能

姜绶祥 , 郭荣辉 , 郑光洪

电镀与涂饰

利用化学镀,在涤纶织物上制备了金属银薄膜.化学镀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硝酸银3.0g/L,氢氧化钠2.0g/L,葡萄糖2.0 g/L,氨水适量,温度25℃,pH=11.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静电伏特计分析了镀银涤纶的抗紫外及抗静电特性.结果表明,化学镀银后涤纶织物的抗紫外和抗静电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 涤纶织物 , 化学镀银 , 抗紫外 , 抗静电 , 表面形貌 , 晶体结构

用于涂层导体的Ag/立方织构Cu复合基带的制备

李凤华 , 庞雪 , 罗清威 , 李英楠 , 王威 , 冉阿倩 , 樊占国

功能材料

通过二次冷轧铜棒并850℃恒温热处理,制备出具有较强立方织构的Cu基带。以硝酸银、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为主要原料配制镀银液,在立方织构Cu基带上制备出具有较强Ag(200)择优取向的银镀层。在600℃恒温热处理30min后Ag膜仍具有(200)择优取向,而830℃热处理后,Ag会扩散到Cu基底中,重复镀银、热处理5次后,Ag膜具有(200)的择优取向并少量面内织构,所得Ag/立方织构Cu复合带材可作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涂层导体的金属基底。

关键词: YBCO涂层导体 , 立方织构 , Cu带 , 化学镀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