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
李新海
,
郭华军
,
王志兴
,
吴飞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喷雾干燥法合成Li1.3Al0.3Ti1.7(PO4)3的前驱体,将所得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锂离子固态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研究固化剂PEG-6000对合成过程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DTA)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得到的前驱体均为球型颗粒,粒度为2~5μm,添加固化剂的前驱体颗粒更细;固化剂降低前驱体合成纯相Li1.3Al0.3Ti1.7(PO4)3的焙烧温度;无固化剂的前驱体在800℃下焙烧得到纯相Li1.3Al0.3Ti1.7(PO4)3;添加固化剂的前驱体在700℃下得到纯相Li1.3Al0.3Ti1.7(PO4)3.
关键词:
Li1.3Al0.3Ti1.7(PO4)3
,
快离子导体
,
喷雾干燥法
孙军康
,
黄富强
,
杨建华
,
刘战强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301
以Na2S、La和S或Se为原料在750℃下固相反应合成新型钠快离子导体NaLaS2和NaLaS 2.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NaLaS2 和NaLaS1.5Se0.5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其空间群为FM3-M. 通过在0.1Hz~100kHz的频率范围交流阻抗谱的测试, 分析了这些快离子导体的离子导电性, 发现在相同的温度下NaLaS1.5Se0.5的电导率高于NaLaS2. NaLaS2在30和90℃时的电导率分别为3.65×10-5 和6.23×10-5S·cm-1, 而NaLaS1.5Se0.5在30和60℃时的电导率分别为8.11×10-5和1.37×10-4S·cm-1. 通过对合成物晶体结构的分析, 推测这两种化合物的导电率差异可能来自于Se2-离子较高的极化能力, 以及离子半径较大的Se2-引起的局部晶格扩大.
关键词:
快离子导体
,
conductivity
,
activation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