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全喜
,
唐顺兵
钢铁研究
为了探讨大型高炉的热控制措施,实现炉热水平的长期稳定和低燃料比生产,以太钢5号高炉6年多的生产实践为基础,对影响大型高炉热制度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认识到热制度是在一定的原燃料质量下,各项操作制度共同作用时炉热水平的体现.5号高炉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实现了稳定生产,生铁w(Si)在0.35 %~0.55%,燃料比在505 kg/t以下.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热制度
,
操作制度
,
煤气流
,
燃料比
郑华伟
,
唐少波
,
盛亚
钢铁
为维持武钢5号高炉因供氧管道故障而需停氧5天期间炉况稳定,通过疏松边缘装料制度、降低煤比、缩小矿石批重、减少铁次等方式对高炉生产进行了调整.停氧期间,由于采取以上措施,炉况基本保持了稳定顺行,与供氧期相比,高炉日产量平均损失2 000 t/d,煤比降低15 kg/t,焦比升高20kg/t,利用系数下降0.15 t/(m3·d).
关键词:
停氧
,
装料制度
,
煤气流
,
稳定顺行
赵新国
,
唐顺兵
钢铁研究
根据硅在高炉内还原机理,太钢5号高炉通过采用精料,控制煤气流和炉体热负荷分布,加强炉况趋势判断等措施,降低了焦比和燃料比。同时,成功实现了稳硅低硅冶炼,月均生铁硅质量分数达到0.35%~0.45%,炉况稳定性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低硅冶炼
,
煤气流
,
热负荷
,
燃料比
王清
,
陈建钧
,
相颖杰
,
厚康
,
何丹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0.011
目的:研究基于缝式喷嘴的SiCl4和N2混合气体的喷射工艺参数对CVD法制备6.5%Si钢渗硅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反应温度、SiCl4气体体积分数、混合气体流量进行渗硅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失重比研究这3个参数对渗硅速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喷嘴喷射反应气体和均匀气氛对渗硅速率的影响。结果缝式喷嘴喷射反应气体能极大提升渗硅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渗硅速率不断升高,达到1100℃后,渗硅速率趋于饱和不再有明显变化。随着SiCl4气体体积分数和混合气体流量的升高,渗硅速率均先升高,再逐渐降低,当SiCl4气体体积分数为15%时,渗硅速率达到最大;当混合气体流量为1 L/min时,渗硅速率达到峰值。结论 CVD法制备6.5%Si钢时,采用缝式喷嘴喷射反应气体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170℃,SiCl4气体体积分数15%,混合气体流量1 L/min。
关键词:
缝式喷嘴
,
高硅钢
,
渗硅速率
,
反应温度
,
SiCl4 气体浓度
,
气体流量
余忠
,
黄益宾
,
章凯
,
董添文
,
李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3.021
将气体简化为广义牛顿流体,并作为单独的内外两层,针对管材型气辅挤出口模,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气体流量对口模出口处剪切速率、熔体速度及口模流道中心处熔体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气体流入口模流道内,聚合物熔体在口模出口处厚度为-0.85~0.85 mm剪切速率为零,为促使聚合物熔体既满足表面质量不因剪切速率不均引起表面质量缺陷,又满足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要求(即2 mm),故需将聚合物熔体与气体相汇处的流道沿厚度方向扩大0.3 mm;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降低因速度梯度大而引起的表面质量缺陷,文中进气体流量为2.512×10-3 m/s最佳.因此,当气体作为一种辅助工艺引入到聚合物挤出成型当中,需在两相流相汇处流道沿厚度方向预留足够的空间(本文是预留制品厚度的20%的尺寸)以满足制品的尺寸及表面质量要求.
关键词:
聚合物熔体
,
气体流量
,
管材
,
气辅挤出
,
数值分析
李铄
,
韩枫
,
张杰
,
黄欢
,
张韶栋
,
高斌
钢铁研究
高炉初始煤气流是影响整个煤气流分布的重要环节,初始煤气流主要受送风制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弄清送风制度各控制参数对初始煤气流分布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口直径、鼓风量及喷煤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缩小风口直径或者增大鼓风量,均会使炉缸中心煤气流速增加;从吹透能力方面讲,调节风口直径比调节鼓风量有优势,而从抑制顺时针漩涡方面则调节鼓风量更有利;喷煤后,回旋区上方煤气流速明显增大,炉缸中心煤气流速变化不大.
关键词:
煤气流
,
送风制度
,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