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碱木质素、聚糖和LCC组分对黑液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

郭大亮 , 袁洪友 , 阴秀丽 , 武书彬 , 吴创之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麦草碱法制浆黑液中三种主要有机组分碱木质素、聚糖和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热解产物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三种有机组分对黑液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黑液低温热解产生的CO来自于聚糖组分;碱木质素和LCC组分是黑液热解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热解焦油中呋喃类化合物主要是由聚糖组分热解产生的;碱木质素、聚糖和LCC半焦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固体转化率随半焦形成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关键词: 碱木质素 , 聚糖 , LCC , 热解 , 气化

铁焦气化反应行为的实验室研究与分析

李鹏 , 毕学工 , 史世庄 , 张慧轩 , 周进东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58

在实验室使用热失重法研究了不同铁焦的气化反应行为,测定了铁焦气化反应开始温度,并运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铁焦中金属铁含量越高,气化速度越快,且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金属铁有促使气化反应开始温度降低的作用,且其含量越高,气化反应开始温度降低越多;在气化反应初期,金属铁被CO2氧化,结果试样质量不减反增.

关键词: 铁焦 , 气化 , 气化反应开始温度 , 金属铁 , 氧化

利用Popescu法研究C-CO2气化反应机理

刘忠锁 , 汪琦 , 邹宗树 , 谭广雷

钢铁研究

在非等温加热条件下采用热分析技术(热重法TG和微商热重法DTG)进行了C-CO2气化实验。利用Popescu法对C-CO2气化反应的机理函数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反应级数模型(n=1)是C-CO2气化的最概然机理函数。由Popescu法求得的C-CO2气化过程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65.86kJ/mol和8.80×10^6 s^-1。分别由实验数据和由等转化率法求出的活化能验证了所求得的机理函数的正确性。Popescu法是分析C-CO2气化反应机理的1种较为合理、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Popescu法 , 碳-CO2 , 气化 , 反应机理

铁系矿物对煤灰相变过程的内在影响规律研究

乌晓江 , 张忠孝 , 徐雪元 , 张建文 , 刘建斌 , 柳公权 , 周托 , 陈玉爽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深入研究煤燃烧与煤气化过程中煤中矿物的熔融变化行为对煤灰物理相变变化过程的内在影响规律,本文采用高温热显微镜、SEM—EDX等分析测试手段,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煤燃烧与煤气化)下煤中矿物演变规律与煤灰物理相变变化行为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含量的煤灰A在气化条件下发生初始熔融温度(Tin)及快速熔融温度(Tmax)要比其在燃烧条件下对应的温度分别低144℃和113℃,而低铁含量的煤灰B则对应气化条件下的丑。和Tmax分别比燃烧条件下的对应温度低25℃和62℃;不同气氛下灰中Fe的不同价态是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高温下煤灰相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灰中方铁石、铁铝榴石以及铁橄榄石等铁系矿物是引发煤灰发生初始熔融的主要矿物。

关键词: 煤燃烧 , 煤气化 , 烧结 , 矿物质

煤气化中NO_x及其前驱物释放规律研究

林俊光 , 翁青松 , 武田直辉 , 刘银河 , 刘艳华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U型管反应系统,研究了氧浓度、气流速率和气化温度对神木煤气化过程中NO_x及其前驱物的释放规律.研究发现:气化时生成的HCN和NH_3总量比热解时大幅下降,表明O_2的引入抑制了H自由基的可获得性.随着氧浓度的增加,NO的收率先减后增,而NO_2收率几乎没有变化.氧浓度较低时,生成的高浓度CO阻止了挥发分氮向NO的转化.气流速率对含氮气相产物释放影响各不相同.低温气化产物以NO_2和HCN为主,NO_2主要来自进样期挥发分的缓慢氧化,而高温气化产物中的NH_3的生成主要来源于焦炭氮.

关键词: , 气化 , NO_x , HCN , NH_3

程序升温气化过程中氮的释放规律研究

刘银河 , 张晓燕 , 刘艳华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 U 型管反应系统研究了不同煤种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在四种气氛中反应时燃料氮的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热解时主要的含氮产物为 HCN,如果煤中含有较多的氧,即使在惰性气氛下也会释放出 NO.没有检测到 NH3 的生成,证实NH3 来源于 HCN 在焦表面的二次反应.N2O 仅在有氧气氛中气化时生成,说明氧气是 N2O 生成的必要条件.气化时的总固定氮 TFN 高于热解时,且气化剂中 O2 含量越高则总固定氮 TFN 越高.

关键词: , 热解 , 气化 , 燃料氮

钢渣对炼焦煤成焦后气化反应行为的影响

段冲 , 郭瑞 , 孙章 , 梁英华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6.02.001

高反应性焦炭可降低高炉热储备区温度,提高高炉冶炼效率.钢渣中有大量的钙和铁,是理想的焦炭气化反应催化剂.在制备高反应性焦炭的过程中,钢渣在配合煤中的粒度和添加量会影响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本文从宏观动力学角度研究了钢渣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影响的原因.细焦粉和粒度为3~6 mm的焦炭分别与CO2在950,1100和1250℃进行了气化反应.通过细焦粉的气化曲线确定了焦炭在各温度的本征初始气化速率(r0),通过粒焦炭的气化曲线确定了受内扩散影响的焦炭表观气化反应速率(rD).对反应效率因子(ηef)和西勒模数(φ)的分析表明,焦炭基质反应性和气孔结构两者共同决定了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

关键词: 反应性 , 焦炭 , 钢渣 , 气化

热解条件对煤焦-CO_2和煤焦-H_2O气化的影响

陈超 , 王静 , 刘伟 , 罗光前 , 张森 , 尹静姝 , 姚洪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沉降炉快速热解和管式炉慢速热解的方法制得两种煤焦,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观察煤焦的形貌结构和测量煤焦的晶体化程度。使用热重在不同的CO_2和H_2O浓度的气氛条件下研究在CO_2浓度和H_2O浓度变化时热解条件对煤焦-CO_2和煤焦-H_2O气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实验用褐煤,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条件生成的煤焦均以密实型结构焦为主。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条件生成的煤焦的煤焦-CO_2和煤焦-H_2O气化过程均可以通过收缩核模型很好地拟合。煤焦-H_2O反应和煤焦-CO_2反应的反应位并不相同。

关键词: 热解 , 气化 , 煤焦结构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