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W-50%Cu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及加工图

刘勇 , 赵瑞龙 , 田保红 , 张晓伟 , 张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650~950℃、应变速率为0.01~5 s-1、总应变量0.7的条件下,对W-50%Cu复合材料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热加工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W-50%Cu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真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建立的W-50%Cu复合材料高温变形本构模型较好地表征了其高温流变特性;同时,利用W-50%Cu复合材料DMM加工图分析了其变形机制和失稳机制,可确定其热加工工艺优先选择变形温度650~700℃、应变速率1~5 s-1或变形温度850~950℃、应变速率0.01~0.1 s-1。

关键词: W-50%Cu复合材料 , 高温变形 , 本构模型 , 动态再结晶 , DMM加工图

AL6XN超级奥氏体钢高温拉伸时的动态应变时效

孟丽君 , 庞淦文 , 邢辉 , 孙坚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固溶处理AL6XN超级奥氏体钢在温度773-973 K以及3.3×10-5~3.3×10-3s-1应变速率范围的高温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6XN奥氏体钢在以上实验条件下(不包括873 K,3.3×10-5 s-1)均存在动态应变时效,具体表现为在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上出现锯齿形,同时屈服强度在773~973 K范围呈现平台区;临界应变量随着温度从773 K升高到923 K逐渐降低,并且在此温度范围激活能为304 kJ/mol,说明动态应变时效的机制为AL6XN奥氏体钢中Cr和Mo等置换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透射电镜分析同时表明AL6XN奥氏体钢形变后位错结构呈平面滑移特征.

关键词: AL6XN奥氏体钢 , 高温变形 , 溶质原子 , 动态应变时效

基于软化机制的TC18钛合金本构关系研究

梁后权 , 郭鸿镇 , 宁永权 , 姚泽坤 , 赵张龙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801

通过TC18钛合金热模拟压缩实验,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高温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效应,分析变形参数变化对TC18钛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和峰值应力的影响.不同变形条件下,TC18钛合金流变曲线呈现出相似的特征,而峰值应力对变形参数的变化却十分敏感.通过Poliak-Jonas准则,分析了不同条件下TC18钛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软化机制.相同温度下,动态再结晶机制主要发生在低应变速率下的高温变形过程中,并且软化机制的选择对温度不敏感.基于传统的Arrhenius型方程,针对TC18钛合金热变形过程中不同的软化机制,分别建立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机制下的本构方程.针对识别出的TC18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软化机制,通过适用的本构模型来描述TC18合金在应变为0.7时真实应力对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的响应过程.以动态再结晶为主要软化机制的变形过程,其变形激活能和应变速率敏感系数远远大于以动态回复为主的过程.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 动态软化机制 , 本构关系 , 高温变形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