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空气老化对LDPE/POE共混物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新鹏 , 陈双俊 , 张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70℃条件下,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进行八周热空气老化试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宽角X射线衍射(WAXD)表征了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变化,研究了熟空气老化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ω(POE)为30%的共混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在老化前期,其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在老化后期才略有下降,而拉伸强度则基本不变.热空气老化对共混物结晶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且结晶行为的变化主要在老化前期完成.经过热空气老化,部分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不完善晶体重新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变大,提高了LDPE结晶的完善性.

关键词: 热空气老化 , 低密度聚乙烯 , 聚烯烃弹性体 , 共混物 , 结晶行为 , 力学性能

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材料的模压发泡

廖华勇 , 陶国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模压发泡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发泡材料,研究了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HDPE的用量及模压发泡工艺对于HDPE/LDPE共混泡沫的表观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DPE用量增加,共混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均逐渐增加.在一定范围内,AC发泡剂用量增加,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力学性能先下降后增加.发泡时间为10min时泡沫表观密度较低,再延长发泡时间,泡沫表观密度变化较小.在0MPa~ 10MPa范围,模压压力增加,泡沫表观密度缓慢下降.在温度为170℃~180℃范围内,温度升高,泡沫密度逐渐下降.电镜扫描图显示,HDPE/LDPE共混发泡材料泡孔均匀,且多为闭孔.

关键词: 发泡 , 表观密度 , 拉伸强度 , 撕裂强度 , 高密度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SiOx/低密度聚乙烯纳米材料的性能

张文龙 , 陈涛 , 穆娟 , 杨佳明 , 赵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不同ζ电位的水溶性硅溶胶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四氢呋喃溶液共混,蒸出水和溶剂制得母料,母料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炼,制备出SiOx/LDPE纳米材料.研究了硅溶胶的ζ电位对SiOx在LDPE纳米材料中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进而研究对纳米材料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硅溶胶的稳定性与SiOx/LDPE纳米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硅溶胶的ζ电位越大,SiOx在纳米材料中的粒径越小,分散越均匀,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高,空间电荷的抑制效果越明显,当ζ电位为-16.80 mV时,Siox粒径小于100 nm,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53.73MPa,断裂伸长率为972.41%,拉伸强度为10.13 MPa,断裂功为12.48 J/m2,电荷的注入量降低为2.5 C/m3~3.0 C/m3.

关键词: 水溶性硅溶胶 , ζ电位 , 低密度聚乙烯 , 纳米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空间电荷

聚乙烯结晶度对银抗菌剂溶出的影响

蒋志敏 , 李焕新 , 季君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玻璃载体银系抗菌剂(IONPURE)的抗菌塑料.用溶出伏安法测定了抗菌塑料中银离子的溶出速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抗菌LDPE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用XRD和POM对LDPE的晶形和结晶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抗菌剂在LDPE中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随着其含量从0%增加到8%,LDPE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晶粒尺寸则逐渐减小.同时,通过加速溶出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晶度抗菌LDPE样品中银离子的溶出行为,发现样品结晶度越大,银离子溶出速率越小,并且随着在水中浸泡时间的延长,结晶度影响越发明显.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 玻璃载体银系抗菌剂 , 结晶度 , 溶出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王云英 , 陈玉如 , 孟江燕 , 孙旭

表面技术

目的 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LDPE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比LDPE薄膜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及剥离强度.结果 采用空气为处理气氛时,在功率44W、真空度60 Pa的条件下处理30 s,LDPE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从处理前的101 °降到13.5 °;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在1h内,接触角会迅速上升到74°,失去等离子体处理的效果.结论 对于处理气氛,空气比N2和CO2的处理效果更好;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立即进入下道工序.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 改性 , 剥离强度

胶原蛋白/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牛娜 , 罗学刚 , 李纪伟 , 林晓艳

复合材料学报

为了探讨胶原蛋白(HC)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对聚合物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用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HC/LDPE复合材料和HC/LDPE-MAH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注塑成不同规格样条.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热分析等表征方法研究了HC和LDPE-g-MAH含量对HC/LDPE及HC/LDPE-MAH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C加入量为5wt%时,HC/LDPE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15.824 MPa;LDPE-g-MAH的加入可明显改善界面粘结性,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当HC含量为20wt%,LDPE-g-MAH含量为4wt%时,HC/LDPE-MAH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优.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 胶原蛋白 , 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 , 复合材料 , 相容剂

纳米ZnO和纳米MMT对低密度聚乙烯介电性能的影响

程羽佳 , 郭宁 , 王若石 , 张晓虹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609.001

分别采用添加纳米ZnO和纳米蒙脱土(MMT)粒子的方法提高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介电性能,选择偶联剂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ZnO/LDPE和纳米MMT/LDPE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和DSC对试样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特性,对试样进行了空间电荷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偶联剂修饰,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改善,且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更好;同时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提高,结晶结构更完善;添加纳米粒子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LDPE的击穿场强,当纳米ZnO和纳米MMT的质量分数均为3wt%时,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达到最大,分别比纯LDPE的击穿场强高出11.0%和10.3%;纳米ZnO和纳米MMT都有抑制空间电荷的作用,且ZnO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 纳米蒙脱土 , 纳米ZnO , 击穿场强 , 空间电荷

纳米SiC/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与电导特性

郑昌佶 , 时海涛 , 杨佳明 , 赵洪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129.001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得不同纳米 SiC质量分数(0.5%、2.0%、3.0%)的纳米 SiC/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研究了添加纳米 SiC颗粒对 LDPE介电性能的影响。利用 SEM观测了纳米 SiC 颗粒的分散特性,利用电声脉冲(PEA)法测得40 kV/mm场强作用下纳米 SiC/LDPE 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利用热刺激电流(TSC)进一步验证纳米 SiC添加能够提高 LDPE的陷阱浓度。结果表明:纳米 SiC 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 LDPE中,未出现较大的团聚现象。纳米 SiC质量分数为0.5%、2.0%和3.0%的纳米 SiC/LDPE 复合材料空间电荷注入量明显低于 LDPE。短路600 s后的残留空间电荷密度远小于 LDPE。纳米 SiC/LDPE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注入量与电导率均随着纳米 SiC的增加而减少。纳米 SiC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 SiC/LDPE复合材料场强非线性系数为2.6,远小于 LDPE的4.3。TSC曲线表明纳米 SiC/LDPE复合材料内部制造了大量的陷阱,抑制了载流子在材料内部的输运,从而阻碍了空间电荷的迁移和积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SiC , 低密度聚乙烯 , 空间电荷 , 电导率 , 陷阱

功能化木粉/低密度聚乙烯热塑母料的制备及界面融合性

孙恩惠 , 孙丰文 , 刘欢欢 , 鹿甫坤 , 黄红英 , 武国峰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008.004

以研究功能化木粉/低密度聚乙烯(LDPE)热塑母料的流变及界面融合性为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制备苄基化杨木粉(Wd-Ar),通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了 Wd-Ar/LDPE热塑母料。研究 Wd-Ar/LDPE热塑母料界面相容性、熔体流动性、热软化点、热融合特性以及表面自由能的变化。结果表明:SEM显示,与未处理木粉(Wd)相比,塑化母料与 LDPE的界面融合性增强;由 XRD结果分析可知热塑母料结晶度减弱,热软化点有所降低,熔体流动速率提高,总表面自由能下降,非极性分量自由能增加;Wd-Ar 可降低与 LDPE 混合物料的平衡扭矩,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熔体加工性能、界面融合性及力学性能。当 LDPE含量为20wt%时,Wd-Ar/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55、4.55和2.27倍,表明 Wd-Ar 与 LDPE 复合材料间的界面黏结性增强。

关键词: 苄基化木粉 , 低密度聚乙烯 , 热塑母料 , 复合材料 , 界面融合

纳米ZnO/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

程羽佳 , 张晓虹 , 郭宁 , 王若石 , 张天旭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915.002

为探讨纳米ZnO/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改性,并利用两步法制备了不同纳米ZnO质量分数、不同纳米ZnO粒径、不同纳米ZnO表面修饰方式和不同冷却方式的纳米 ZnO/LDPE 复合材料;然后,通过 FTIR、SEM、DSC 和热激电流(TSC)测试了纳米ZnO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参数变化及陷阱密度;最后,在不同实验温度下分别进行了交流击穿、绝缘电导率、介电常数和空间电荷实验。结果表明:纳米 ZnO 的加入使纳米 ZnO/LDPE 复合材料内部陷阱深度和密度均有所增加;当纳米 ZnO 的粒径为40 nm且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结晶速度最快,纳米ZnO 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击穿场强达到最高值133.3 kV/mm,电导率及介电常数也相对较低,加压时复合材料内部空间电荷少,短路时释放电荷速度快,介电性能较好;由于纳米粒子增加了材料内部的热传导速率,降低了复合材料随着温度升高而降解的速度,因而相对于纯 LDPE,随着实验温度的提高,纳米 ZnO/LDPE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下降幅度及电导率上升幅度均较小。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 纳米ZnO , 微观表征 , 击穿场强 , 介电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