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真空膜蒸馏再生MDEA富液实验研究及节能分析

陆云龙 , 赵会军 , 彭浩平 , 赵书华 , 李恩田

膜科学与技术

为了研究真空膜蒸馏法MDEA富液再生实验所需的最佳操作参数,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对MDEA富液进行再生实验研究,引用分离因子分析H2S的分离效果,研究温度、真空度、HS-的浓度对膜通量及分离因子的影响;将再生率与分离因子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最佳再生温度、真空度.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因子随着温度、真空度增大而减小,HS-浓度对分离因子影响不大;最佳再生温度为55~60℃,最佳真空度为20 kPa.

关键词: MDEA , 真空膜蒸馏 , 膜通量 , 再生率 , 分离因子

具有半导体制冷的新型膜蒸馏组件性能实验研究

胡俊虎 , 田瑞 , 杨晓宏 , 席魁 , 魏文龙 , 张欣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制冷空气隙膜蒸馏系统,将具有半导体制冷的冷腔与膜蒸馏系统的热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验研究了半导体输入电流、冷却水流量及热液温度对通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冷却水流量900 L/h,输入电流8A时的冷壁温度平均为5℃,制冷面各测点的温差最大只有0.5℃,制冷面温度均匀;实验工况8~12 A,冷却水流量300L/h时,膜通量随半导体输入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的研究为小型半导体制冷空气隙膜蒸馏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 , 空气隙膜蒸馏 , 膜通量 , 电流

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市政自来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上海某水厂的工程示范

甄宗晴 , 奚韶锋

膜科学与技术

介绍了膜法在上海某水厂饮用水处理的工程应用情况.项目采用浸没式超滤系统,膜产品是热致相分离法生产的PVDF中空纤维膜,系统的产水量为7 500 m3/d,膜的设计通量为25 L/(m2h).该系统连续运行了近两个月,膜的跨膜压差保持在2~3 kPa,产水浊度小于0.03NTU.反洗频率为16次/天,反洗时间为90 s,维护性清洗周期为14天,吨水电耗为0.02度.工程实践证明,公司所研发的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产品,具有强度高、通量大、抗污染性能好,性价比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适合在市政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应用.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浸没式超滤 , 膜通量 , 产水浊度

微粒子辅助过滤控制膜污染

苏雪梅 , 武春瑞 , 吕晓龙 , 王暄 , 贾悦 , 陈华艳 , 高启君

膜科学与技术

基于微粒子辅助过滤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膜污染控制方法,通过在膜表面形成一层疏松滤饼层控制膜污染.通过向原水中加入硅藻土颗粒,使其在膜表面形成一层疏松滤饼层,防止污染物直接在膜表面形成致密性滤饼层导致膜通量急剧衰减,从而达到缓解、控制膜污染的目标;进行周期性气-液混合清洗后,膜与硅藻土颗粒同时得到清洗再生.实验通过加入不同量、不同粒度硅藻土粒子验证膜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硅藻土助滤剂对超滤过程膜污染控制效果与助滤剂粒径大小以及投加量有关.加入适量较大粒径助滤剂可有效降低过滤阻力,提高膜通量.而助滤剂粒径过小或投加量过多反而会增大过滤阻力,加剧通量衰减.投加2.O g/L粒径为35 μm的硅藻土助滤剂为实验最佳条件,可使相对膜通量和通量恢复率分别提高9%和8%.

关键词: 膜污染 , 超滤 , 助滤剂 , 膜通量

膜分离技术处理百草枯生产废水实验研究

张钦库 , 朱建领 , 刘康怀

膜科学与技术

本实验研究了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从百草枯生产废水中分离浓缩氨氮的情况,考察了膜通量、操作压力、进水浓度及pH值、外界温度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纳滤和反渗透膜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对氨氮的截留率达到37%和65%.若将反渗透膜产水做进一步的处理,可使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实现企业的清洁生产.

关键词: 膜通量 , 氨氮 , 纳滤膜 , 反渗透膜

膜蒸馏与热电制冷耦合传质通量分析

杨胜男 , 杨晓宏 , 田瑞 , 席魁 , 魏文龙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分析了膜蒸馏与热电制冷耦合关系,获得耦合的充要条件为热电制冷器应提供充足制冷量及较大温差.通过拟合温差和传质通量及冷端冷负荷分析,建立了热电制冷与膜蒸馏过程耦合的热量平衡方程及耦合特性参数方程,定义了耦合特性参数、耦合工况.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制冷温度的增大,膜蒸馏通量预测值的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当制冷温度为279.65 K、热腔入口工质温度为362.15 K时取得最大值65.99 kg/(m2·h).本文为热电制冷膜蒸馏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膜蒸馏 , 热电制冷 , 耦合特性参数 , 传质通量

以天然水为原料液的正渗透过程中CTA膜表面污染物脱附研究

杨瑞林 , 张新欢 , 董秉直 , 夏圣骥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06

选择浓缩天然水作为原料液,研究了错流过滤的正渗透膜系统处理水中有机物时,不同实验温度和错流速度下膜通量的变化;通过对被污染的膜进行洗脱,得到洗脱液,并对洗脱液进行了分析,得到污染物在正渗透膜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通量和膜污染影响很大,温度越高膜污染越强,膜通量下降越大;错流速度对通量和膜污染也有明显的影响,错流速度越小膜污染越严重,膜通量下降越大.膜上的污染物主要以蛋白质和氨基酸为主,该类物质主要在发射波长320~360 nm、激发波长210~230 nm的荧光区域有响应.污染物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630 000和800左右两个区段.正渗透过程中CTA膜对天然有机物中的腐殖质有很强的抗污能力.

关键词: 正渗透 , 膜污染 , 天然有机物 , 膜通量

膜碱性清洗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袁新兵

膜科学与技术

随着超滤膜的应用不断扩大,膜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从而使膜的通透性迅速下降,膜的使用期限大大缩短,生产成本增加.针对超滤膜的污染,我们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实验室模拟,研制出一种高效的碱性膜清洗剂.同时对膜的清洗进行了试验,其膜的通量恢复率可以达到110%以上,有效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超滤膜 , 膜污染 , 清洗剂 , 膜通量

探究膜法MDEA再生规律实验研究

慈智 , 赵会军 , 郭鹏 , 陆云龙 , 咸强强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2.008

室内搭建真空膜蒸馏评价装置,以MDEA(N-甲基二乙醇胺)富液作为研究对象,中空纤维膜作为分离介质,控制变量反复实验,研究温度、真空度、浓度对膜通量和再生率的影响,从而探究膜法MDEA再生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高、真空度大、浓度低的条件下膜通量大,再生率高,有利于MDEA富液再生.

关键词: 真空膜蒸馏 , MDEA , 膜通量 , 再生率

电解锰废水组合膜工艺回收工程

张翔宇 , 宋宝华 , 邹正禹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4.012

以500m3/d电解锰废水工程为例,对超滤+二级纳滤+反渗透的组合膜工艺进行实践验证,重点考察了各级膜系统的通量、离子的截留率、浓缩倍数在运行期间的变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膜组通量随着时间的推进各级膜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一级纳滤下降最为严重,约16%,但经化学清洗后可恢复至原膜通量的90%以上.膜组对离子截留率较为稳定,纳滤系统对二价锰离子截留率>90%,对硫酸根离子截留率为80%左右,但对铵根离子效果较差,反渗透系统对铵根离子的截留率均值可达91.6%;纳滤系统可以在压力小范围(<0.2 MPa)内调节条件下,保证浓缩液中锰离子浓度,浓缩倍数保持在8倍左右.最终排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整套系统运行良好,可满足电解锰废水的资源化回收和达标排放.

关键词: 含锰废水 , 截留率 , 膜通量 , 浓缩倍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