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及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王培远 , 康萌萌 , 孙淑敏 , 康华魁 , 方少明

材料导报

采用水热的方法合成了3种不同孔径介孔氧化硅材料,并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表面修饰.采用TEM、N2 吸附-脱附曲线、FT-IR以及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重点考察了孔径和表面功能化对材料药物吸附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尺寸对药物的吸附性能影响不大,而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较大,孔径越大,释放越快;氨基功能化材料的吸附性能较功能化前明显增强,其控制缓释行为更加明显.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 表面修饰 , 阿霉素 , 药物 , 缓释

介孔分子筛/线性酚醛树脂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余传柏 , 韦春 , 刘红霞 , 蒙礼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水热法合成介孔分子筛(SBA-15),选择KH560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介孔分子筛/线性酚醛树脂(SBA-15/PF)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N2吸附和热失重分析(TGA)等表征手段对杂化材料的制备过程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KH-560已嫁接到SBA-15的内外表面,线性酚醛树脂分布于介孔分子筛孔道内外,并与SBA-15存在键接作用,形成有机无机互穿网络结构;表面修饰过程对SBA-15有序结构影响较小,而原位聚合会破坏介孔分子筛部分有序结构。

关键词: 酚醛树脂 , 介孔分子筛 , 原位聚合 , 杂化材料

甲醇对有序介孔氧化硅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黄飞 , 傅正义 , 贾铁昆 , 王为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BA-15介孔分子筛,并采用XRD、SEM、TEM、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甲醇对SBA-15分子筛的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对SBA-15介孔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影响较大,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SBA-15介孔分子筛逐渐从纤维状变为球形,且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存在一个纤维状与球形共存的中间态,这主要是由于亲水性小分子的嵌入导致双胶束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两种形貌的共存;同时,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介孔由有序向无序状态变化,N_2吸附-脱附实验表明平均孔径逐渐从10.2 nm降低到8.8 nm,孔径的分布逐渐变宽,孔容由1.003 cm~3/g逐渐增加到2.708 cm~3/g,比表面积由455.3 m~2/g增加到1063 m~2/g,说明随着甲醇添加量的增加,介孔逐渐向微孔方向扩展.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 甲醇 , 微结构 , 形貌

核壳型多孔氧化硅制备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调控及作用机理

雷博 , 刘卫丽

硅酸盐通报

本文通过液晶模板法制备核壳型多孔二氧化硅,分析了多孔氧化硅在纳米颗粒表面的包覆特性.探究了表面活性剂与硅源的摩尔比(CTAB/TEOS)对多孔氧化硅壳层生长的影响,从实验上证实了多孔氧化硅壳层生长的最适摩尔浓度比随纳米颗粒尺寸的变化,并从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物种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出发对此进行了阐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观察并分析了核壳多孔二氧化硅的形貌以及孔道结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分析了多孔氧化硅的结构和组分.

关键词: 多孔氧化硅 , 核壳结构 , 纳米颗粒包覆 , 液晶模板法

低成本制备孔容和孔径可控的介孔二氧化硅

沈淑玲 , 毋伟 , 郭锴 , 陈建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可控的溶胶凝胶过程,使用廉价的水玻璃为硅源、氨水为助剂制备了孔容和孔径可控的介孔二氧化硅.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控制氨水/二氧化硅的比例、水玻璃的浓度、凝胶温度和终点的pH值可以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的主要特点包括孔容高和孔径可调.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介孔二氧化硅 , 大孔容 , 孔径可控 , 低成本

低介电常数的介孔SiO2/PMMA杂化材料的研究

焦剑 , 吴广力 , 刘蓬 , 蔡宇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降低PMMA的介电常数,同时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利用原位分散聚合法以二维六方孔结构SiO2(SBA-15)和蠕虫状孔结构SiO2(MSU-J)为填料制备了PMMA杂化材料.采用XRD、FT-IR、SEM、TEM和DSC等方法研究了杂化材料的微观形貌特征、介电常数、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7%有机化修饰的SBA-15或MSU-J的PMMA杂化材料介电常数由2.91分别降至2.68和2.56;且在较宽范围频率下杂化材料的介电常数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介孔孔道储存空气(κ=1)、界面间隙及大的粒径带来的自由体积的引入降低了杂化材料的介电常数,同时也使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杂化材料 , 介孔二氧化硅 , 介电常数 , 微观结构 , PMMA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连洲 , 施剑林 , 禹剑 ,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介孔氧化硅材料自1992年首次会成以来,已经成为众多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分类、合成机理、影响孔径尺寸的因素及研究应用进展状况.介孔氧化硅材料可能在催化及纳米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 synthesis , catalysis , nano-technology

MSU-J及有机化修饰对PMMA杂化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焦剑 , 吴广力 , 刘蓬 , 蔡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4.02.004

采用蠕虫状介孔 SiO2(MSU-J)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后嫁接法有机化修饰的MSU-J-G,与MMA原位聚合制备具有三维纳米网络结构的MSU-J/PMMA和MSU-J-G/PMMA杂化材料.研究了杂化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MSU-J及MSU-J-G保持原有的蠕虫状介孔结构,且近90%孔道被PMMA填充.MSU-J或MSU J-G质量分数为7%时,两类杂化材料的性能最优,相对于纯PMMA,其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38.9%和40.2% (MSU-J)以及46.7%和39.5% (MSU-J-G),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略有下降.杂化材料的热分解温度(Td)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得到了改善.相对于MSU-J,MSU-J-G在PMMA中分散更均匀,对于杂化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改善效果更佳.

关键词: 杂化材料 , 介孔 SiO2 , PMMA , 微观结构 , 性能

罗丹明6G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的封装及应用

陈伟 , 王晓钟 , 黄璐 , 刘瑜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6.08

介孔材料由于其孑孔径、孔道结构、骨架组成、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参数的灵活可调已在催化、吸附及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多样化可调的宏观形貌与其内在结构特征的结合,也使它作为一类新的主体材料在各种客体分子的封装及相关性能的调控等领域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而且,介孔二氧化硅掺杂染料后,不仅可有效提高染料的封装浓度,还可避免或减少由于分子聚集所引起的荧光淬灭,进而显著提高材料的荧光性能,这类新型主客体材料在固体传感器、光学波导、荧光探针、控制释放、能量传递及固体染料激光器等研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激光染料罗丹明6G(简记为Rh6G)为代表,概述了近年来Rh6G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的封装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Rh6G-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罗丹明6G , 介孔二氧化硅 , 掺杂 , 荧光染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