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流动电势测量法表征Al2O3微滤膜的表面电荷性能

张小珍 , 周健儿 , 冯均利 , 江瑜华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通过错流过滤方式下的流动电势测量对氧化铝微滤膜的电动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过滤介质溶液pH、电解质种类和浓度等对膜的电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流动电势大小取决于过滤溶液pH、电解质溶液种类和浓度.采用浓度为10-3M 的NaCl溶液为过滤介质时,膜的等电点为6.1,而采用相同浓度的CaCl2 和Na2SO4溶液时,由于对Ca2+和SO42-的特定吸附,膜等电点分别增大至6.8和减小至5.6.由于Ca2+和SO42-在膜孔表面存在特定吸附,溶液离子浓度提高导致膜的等电点和表面净电荷符号改变,而NaCl溶液浓度提高仅使膜流动电势逐渐减小,但等电点不变.

关键词: 氧化铝 , 微滤膜 , 流动电势 , 等电点 , 电解质

ZrO_2纳米晶涂层修饰改性的陶瓷微滤膜性能

吴也凡 , 罗凌虹 , 石纪军 , 周健儿 , 汪永清 , 陈猛 , 何汝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α-Al_2O_3陶瓷膜进行四方相的ZrO_2纳米涂层修饰.陶瓷膜分别经5,8.5,12 nm 3种不同尺寸的四方相ZrO_2纳米晶涂层修饰改性后,ZrO_2纳米晶的尺寸越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也就越大,等压下的水通量也就越大.经修饰改性后的陶瓷微滤膜在平均孔径相对于支撑体缩小约10倍后,在相同压差下其水通量明显大于支撑体的水通量.过膜后水的渗透压呈略微上升的趋势及电导率产生突跃性的增加.在陶瓷膜表面羟基的亲水性和荷电特征等因素的作用下,过膜后较大的水分子团簇(结构)断裂为较小的团簇.

关键词: 微滤膜 , 水分子团簇 , 水通量 , ZrO_2纳米涂层

镍质微滤膜的研制

汪劲松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6.011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镍基多孔载体,并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对膜的表面进行修饰.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用量可以显著提高载体的透气度,但最大孔径也较大(3 μm).为了提高过滤精度,本实验采用电镀对多孔载体表面进行修饰,在优化条件实验下制得的微滤膜精度较高,最大孔径小于0.62 μm;透气度范围为(8~10)×10~(-4) m/(Pa·h).

关键词: 粉末冶金法 , 镍基多孔裁体 , 电镀 , 最大孔径 , 透气度 , 微滤膜

中空纤维微滤膜孔径检测方法研究

张艳萍 , 潘献辉 , 王旭亮 , 关毅鹏 , 张召才

膜科学与技术

孔径是微滤膜最为重要的表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微滤膜的分离性能.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丙烯(PP)材质的中空纤维微滤膜,研究并优化了泡点压力法测定微滤膜最大孔径的检测条件.以乙醇作为润湿剂,在20℃、浸润时间30 min的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PVDF和PP中空纤维微滤膜最大孔径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4%和8.8%.使用泡点压力法、压汞法和氮气吸附法测定4种不同材质的中空纤维微滤膜孔径特征,结果表明,泡点压力法测得的最大孔径和压汞法测得的平均孔径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氮气吸附法不适用于微滤膜孔径的测定.

关键词: 微滤膜 , 孔径 , 泡点压力法 , 压汞法 , 氮气吸附法

错流工况滤饼质量影响因素的熵权法分析

王浩 , 王湛 , 马禹 , 崔彦杰 , 储金树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4.014

选用孔径为0.1 μm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对酵母悬浮液进行了错流过滤实验.研究了微滤膜上酵母滤饼质量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熵权法分析各操作条件对微滤膜上酵母滤饼质量的定量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微滤膜上酵母的滤饼质量在错流过滤过程中随压力、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错流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而温度对滤饼质量的影响在1.0~3.0g/L浓度范围内是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4.0~5.0 g/L浓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膜通量随着温度、压力、错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酵母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操作条件对滤饼质量影响程度的顺序为:压力(0.475 5)>浓度(0.237 6)>温度(0.205 4)>错流速率(0.081 4).

关键词: 酵母悬浮液 , 微滤膜 , 过滤 , 操作条件 , 熵权法

PVDF-g-PVP及PVDF/PVP微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陈利芳 , 陆晓峰 , 卞晓锴 , 侯铮迟 , 刘忠英 , 施柳青 , 秦强 , 潘玲 , 申利国

膜科学与技术

选取经辐射接枝的PVDF(聚偏氯乙烯)-g-PV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物粉体及相同PVP含量的PVDF/PVP共混物粉体,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微滤膜,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对PVDF膜、PVDF-g-PVP及PVDF/PVP微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对膜的接触角和水通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VDF-g-PVP及PVDF/PVP微滤膜的亲水性随PVP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二者的热稳定性与PVDF膜相比略有降低.由于PVDF/PVP微滤膜中的PVP在成膜过程中主要作致孔剂,大部分会流失,因此与PVDF-g-PVP微滤膜相比,相同PVP含量的铸膜液在成膜后PVDF/PVP膜中的N含量较低,膜表面孔数较多,水通量较大,但亲水性略低.

关键词: PVIDF-g-PVP , PVDF/PVP , 微滤膜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